大脑也会内分泌失调? 资优女大生总听见有人骂自己

▲「思觉失调症」可以想像成大脑内分泌失调。(示意图台大医院新竹分院

记者陈凯力/新竹报导

25岁的张小姐(化名)高中时念第一志愿,成绩优异的她考取国立大学学业顺利,眼看要展开璀璨的人生,却在大三那年出现了人生的转捩点。她开始听到有声音在咒骂她,认为有人在调查她,觉得旁边的人都知道她在想些甚么。这些感觉影响了她的情绪注意力,甚至无法读书跟参加考试

家人带她到医院求助,在医师建议下住院治疗。张小姐治疗后,幻听跟妄想的状况明显得到改善,但她觉得吃药会造成身体僵硬,而且她认为自己好了便自行停药。后来病情复发数次,她因此中断学业,感到人生无望。在精神团队人员的鼓励下,她慢慢理解自己得了「思觉失调症」,医师也为她调整了比较没有副作用药物幻觉也明显减少。她可以重拾小时候弹琴的乐趣,也尝试去报考残障特考,旁听音乐系课程,希望能再找回自己的人生。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精神医学部余正元医师表示,我们的大脑是全身最精密、最复杂的器官,举凡感觉、动作、思考、睡眠、欲望等,都是透过大脑细胞彼此协调,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而大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则需要许多神经传导物质来调节。当这些化学物质「失调」了,我们的「思考」和「感觉」就可能变得异常,出现奇怪的想法或是异样的感觉。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思觉失调症」想像成大脑的内分泌失调。

「思觉失调症」在过去被称为「精神分裂症」,2014年才正式更名,旧名「精神分裂症」也常被误称为「人格分裂」(其正式译名为「解离性身份障碍症」),虽然都有「分裂」两个字,但两者在诊断准则和治疗模式上其实大相迳庭

有些民众会询问「思觉失调症与遗传有关吗?」,余正元医师指出,目前没有单一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发病。研究发现,有「思觉失调症」家族病史的人,亲等愈近,发病机会愈大,但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一人罹病,另一人也只有大约一半的机率会发病,因此基因遗传并不能解释全部的病因心理素质社会环境因素也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例如:经历重大压力事件后,抗压性或自我调适能力较弱、缺乏家庭或社会支持的人,可能较容易发病。

「思觉失调症」从字面意义来解释,「思」指的是「思想、思考」,病人在思考形式上可能会变得混乱、空洞、跳跃、没有逻辑,在思考内容上可能会出现「妄想」症状,例如:觉得被监视、被跟踪、食物被下毒,觉得新闻或网路上讯息跟自己有关、看到别人在交谈就觉得是在讲自己的事,觉得身体或想法被控制等。「觉」指的是「感觉、知觉」,病人可能会经历异样的感官经验,例如「幻听」:独处时听到说话的声音,这些声音可能来自一人或多人、可能熟识或陌生、可能清楚或模糊、可能在评论病人,也可能在命令病人做事。幻听对一般人来说或许觉得荒谬,但是对刚发病的人来说,却往往是再真实不过的经验。

除了「思考」和「感觉」的症状之外,其他症状还包括:杂乱无章的语言,混乱或僵直的动作,以及表情淡漠社交退缩、缺乏行为动机等。

在症状很明显很严重的阶段,往往需要药物治疗。精神科医师会针对病人个别的状况,例如:年龄、性别、症状型态、是否合并其他内科或精神科疾病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药物。近年来,亦有施打长效针剂的治疗模式可供选择,不仅可以提升治疗的稳定性,也可以减少每日服药的负担。

余正元医师解释,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进步,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也随之减少,大部分的副作用,例如:嗜睡、体重增加肢体僵硬或坐立不安等,也有机会透过剂量服用频率的调整,或并用其他抗副作用的药物来改善。当精神症状渐趋稳定,除了继续维持药物治疗,也需要并入心理治疗以及精神复健。心理治疗除了给予病友家属情绪支持外,也可以针对精神症状所带来的干扰,讨论因应策略。透过生活及职业功能的复健,可持续提升病友的人际互动、社交技巧、生活适应,也有机会协助病友熟习特定的技艺,回归社区生活。

精神疾病一直以来蒙受了许多异样的眼光和误解,近年来在许多团队的努力之下,思觉失调症已不再是避讳的话题。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也有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得到病友和家属正向的回馈。余正元医师期盼透过更多讨论,让更多人认识精神疾病,不再畏惧,也不再污名。在帮助病友康复的路上,社会大众能有满满的理解与包容,诚心接纳、真心关怀衷心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