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二名的他考上清大 让许多人跌下椅子...
相较在台上的霸气,下台接受《镜周刊》专访时的柯胜峰字字斟酌,显得过分小心翼翼。他的谨慎其来有自,1967年出生的他是光阳柯家第三代,背负着长子、长孙的家族光环和期待,领导的公司比他还年长4岁。
祖父柯光述原在高雄经营食品、中药材贸易,1952年因政府不允许单一公司进口所有机车零件,从事机车零件进口的黄继俊,也是柯光述在台北国语学校的同学,找上柯合作,二人各进口一半的机车零件,再交换组装完整机车出售。
1953年,日本的生产基地转往台湾,加上政府政策鼓励本土企业创业,本田也到台湾设厂,柯光述透过黄继俊的介绍与本田签约,1963年柯光述和四位同乡宗族、好友成立光阳,并在本田支援下建立生产线。黄继俊则成立三阳,柯、黄二人鸭子滑水、各自努力。
但与本田技术合作始终少了主导权,1978年光阳成立研究开发中心,推出红极一时的良伴五十机车。
大学选读工科的柯胜峰,从小对汽机车展现高度兴趣,还报名上过修车课,「我对汽、机车蛮有研究的,有一年还去龙潭当赛车手。」他苦笑,「以前我会去车聚、车游,手机里还有俱乐部的群组,但现在完全没空了。」
谈到接班与家族,柯胜峰直言:「我父亲从来没有说我得去光阳,他很开明,在我有需要的时候支持我,放手让我去做,是我背后的力量。」
只是话题才提及家人,柯胜峰又回到一贯的低调,倒是讲起求学过程轻松许多,「哎呀,我从小很不会念书,就很调皮捣蛋,不是大家想像一路顺风上来的。」柯胜峰大笑。
「我们班50个人,每次考试我都是考49名那种,但我认为与其去做艰深的题目,不如把所有基础题目重新复习一遍,所以我考上清大,很多人听到都从椅子上跌下来。」
说起无忧无虑的青春往事仿佛是一剂强心针,柯胜峰兴奋地加码透露,高中曾加入排球校队的他,在清大简直像放出笼的鸟儿般快活,成了篮球和排球校队代表,每年出征和交大校际交流的「梅竹赛」。问他那些年是否带队赢了交大?他睁大了眼睛答:「那当然,我的照片还在海报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