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鸿源/关于人生的两个「大哉问」

人生大哉问:「我们为何要读书?」。(图/视觉中国)

●邓鸿源台大物理博士,文化大学教授

一般台湾父母很重视子女教育,但许多子女并不领情,因为他们找不到学习的动机,所以并不快乐。长久以来,人生有两个「大哉问」一直困扰许多人。

第一个「大哉问」:「我们为何要读书?」

这个问题是长久以来大家关心议题,虽然其动机因人而易,但读书带来了几个很明显的帮助,其共同点分别是:

一、取得更好的发展 :

选择机会比别人多,可能待遇或工作环境比别人好,如台积电聘用研发工程师,只限定台清毕业生,尤其是研究所毕业生,还有考上军公教,待遇与福利都不错,有人因此改善自己家人的生活

二、获取别人的经验 :

可以知道更多别人的经验与智慧,减少许多冤枉路,如许多科学家与企业家。如果牛顿、爱因斯坦、微软、苹果、脸书谷哥创办人等人没有念大学,不会有今日的成就,因为他们的发明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经验上。

三、明辨是非 :

比较不容易受骗上当,因为社会上充满诈骗,尤其是知识型诈骗,如果没有逻辑思维,容易受骗上当,所以哈佛大学校长德鲁斯说,教育的目标在培养学生具有能分辨有人在胡说八道的能力。

四、学会全力以赴 :

读书可以拓宽眼界,发挥潜能,知道什么是值得全力以赴的事,如阿里巴巴,脸书与谷哥创办人,从学习中看到机会在哪里,全力以赴,终于有成。周董与萧敬腾等人在音乐上的成就也是如此,如果他们没有到校或教会学习,没有今天的成就。

五、学会如何做人 : 如孔子做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 关公熟读春秋,明忠奸善恶,保国卫民,以忠义行天下,至今为许多善男信女所推崇。

当然,所谓读书,不一定要去学校才是,在家里也可以,此外看报章媒体、网路资讯与听演讲等,也都是。如果有名师指导,当然最好。

虽然读书可以明理与分辨是非,但也有例外,例如有许多知识份子都曾受过电话或宗教诈骗的当。

有些人即使读书不多,却很会做人,如新北五股乡观音山揹水人苏进雄与高雄十元自助餐庄朱阿玉,只因曾受人一点恩惠涌泉以报。苏先生说,别人的肯定是一股强大的能量,可以帮助失意者度过人生的低潮

第二个「大哉问」:「人为何要活着?」

这也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有人认为,人生是用来享受的,别管他人如何,这是自私自利型。有人认为人生是用来奉献的,如马偕医生,一生实践上帝旨意,将上帝的爱落实在台湾,这是奉献的典型。

马偕医生如同以上那位揹水人苏进雄先生,他们因为无私的奉献而找到金钱买不到的快乐,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身教。苏先生虽然学历不高,却比许多有高学历的人更伟大,更受人尊敬。

▲人为何要活着?每个人的答案都不相同。(图/CFP)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其《我心目中的世界》一文中说:「我们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短暂的过客,但不知为什么,常又自以为此程具有什么神圣意义。我只知道有一件事是千真万确的:人是为其他的人活着——主要是为了我们所关心的人的笑靥而生活,此外也为一些并不相识的灵魂,因为同情的丝带把我们与他们的命运系在一起。我相信一个纯朴而谦虚的生活,对每一个人身心有益。」爱因斯坦的话,犹如暮鼓晨钟,发人省思,至今亦然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参透为何,才能迎接任何。」(We can bear anyhow, If we know why to live)其意义是,起心动念,只有让小孩找到自己学习的初心,他们才会自动自发的学习。

对于任何重大抉择,以上这句话是否很值得大家省思?父母与师长是否应教育孩子去做这样的思考?

热门推荐》

►邓鸿源/论平凡的伟人李登辉

►约博/对现行国会评鉴机制之观察与评论

►欧锑锑董事长范立达:扼住了一家台湾代理商之后?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

防疫新生活!国内旅游票券特价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