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价高于行情不揭露 网酸:不是被当「盘子」就是作价
▲内政部不动产交易实价资讯服务网查询。(图/翻摄自内政部不动产交易实价资讯服务网)财经中心/台北报导
「不动产实价登录」制度实施已5年,期间引发不少争议,部分案例是因申报价格受疑虑而被隐匿,并未公开,一位民众向媒体投诉,买房后申报实价却未见于实价网刊登,原因是该价格高于当地行情,因此不予揭露,让该民众大叹,现在要卖房,但没有实价,买方也不知道从何出价。
该名民众向《苹果》投诉,2年前在台中南区以总价约730万元买下一间重新装潢的透天厝,但确实申报实价后却仍未见于网站刊登,后来询问相关人员后才得知,该成交价与当地行情(约500万元)相差太大,因此无法刊登。该名民众表示,现在自己想卖房,但买方都以实价登录作为出价依据,也让她大叹,不知道要怎么卖房子。
对此,有网友狂酸,「自己买贵当潘仔,还想找替死鬼哦?」、「就是作价失败 所以生气这样的概念而已…」、「妳不是被当盘子,不然就是成交价造假…」,也有网友认为,「实价登录造假乱象一堆,就连装潢款也灌在实价登录里面…」
不过,有网友认为,实价登录应该全部揭露出来,就算「偏离行情的也是看得出来」,就像亲人之间的低价转卖也会登录,并且特别注记,「像我家隔壁就有市价3折的亲人转卖登录」。
对此,新北市地政士公会荣誉理事长林旺根坦言,以目前地政机关所受理申报登录的资讯,必须符合行情事实,也就是说,「异常」超乎当地行情的价格将不予以揭露,一旦揭露过高的成交资讯,可能带领该区行情,引发一般民众追价的情形发生。
尽管这项实价规范始于善意,避免误导民众,但林旺根认为,台湾应该仿效日本国家,将真实的成交纪录全部揭露,支持实价登录不要筛选,并揭露当地平均值、最高值、最低值,甚至是以分位数区隔价格的区间,让民众自行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