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人才培育 解决社头织袜人才断层
工业局在社头成立「先进纺织设备人才育成基地」,锁定达德商工学生,推出客制化「订单式培育人才专案计划」,为地方织袜产业量身打造人才。(吴建辉摄)
未来有意愿的学生,每周固定到基地培训,学成后,未来能直接进入产业界服务,为社头传产业注入新活力。(吴建辉摄)
彰化县社头乡织袜产业兴盛,但传产业年轻人接受度不高,导致社头织袜面临人才断层,包含设计、维修等等,为此工业局在社头成立「先进纺织设备人才育成基地」,锁定达德商工学生,推出客制化「订单式培育人才专案计划」,为地方织袜产业量身打造人才,未来能直接进入产业界服务,为社头传产业注入新活力。
彰化社头织袜享誉全球,但传产业面临人才断层,让社头织袜面临没落危机,今年8月工业局搭起桥梁,由工业技术研究院与邻近达德商工携手,选择有意愿得学生进行培训,依地方厂商需求,培训专业专用技师,来补足织袜计师不足的问题。
机械科主任何昆霖表示,过去工研院多半推动大专院校人力培训,但往往因为学生并非当地人,而人才无法留在当地,问题依旧存在,这次真正培训「在地人才」,由线上业师指导,以订单式培训专业人力,且未来薪资能保障在35000元以上。
何昆霖说,未来学生每周会固定到「先进纺织设备人才育成基地」上课,培训完成后,会实际到在地厂家实习,还让学生毕业即就业,协助媒合厂家申请劳动部与教育部青年就业领航计化,以及青年除续就业方案,能保障薪资在35000元以上。
达德商工校长许维纯表示,学校致力推展技职教育,连续2年在周末假日开设「技能精进专班」,也带领学生到职场体验,这次由工研院提供合作计划与经费,一同培育专业人才,希望能与社头织袜产业携手,共同解决人才断层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