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放石棺 四川金沙江挖到4千年前割肢葬

考古专家会理县新安乡东德水电站淹没区考古发掘遗址考察。(图/翻摄自会理宣传微信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四川会理县日前发掘337座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石棺葬,截至16日止,已出土各类文物2216件及标本数万件,其中更有来自印度洋的珍贵海贝陪葬品;此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在金沙江流域石棺葬中,发现头颅被割下来放在胸口的「割肢葬」。

综合陆媒报导,乌东德水电站淹没区考古发掘是四川省发掘面积最大、投入人力最多的文物考古项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和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专家一行人,14日至会理县新安乡乌东德水电站淹没区考古发掘遗址考察。

今年4月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现335座石棺葬,截至本月16日止,再发现2座,为大陆西南地区首次发现数量如此巨大的石棺葬,为揭示当时的社会形态提供了珍贵资料

▲四川凉山地区出土文物。(图/翻摄自成都商报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河段,是大陆目前第4大水电站。从2011年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便对水电站四川区域内的文物进行调查,自2017年起,该院联合凉山州博物馆、会理县文管所,开始在乌东德水电站四川区域开展考古发掘。

专家们实地考察猴子洞、河头地、河东田等遗址,参观了解出土器物后指出,会理境内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古代遗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资讯,已发掘的三个遗址石棺葬非常丰富,在四川乃至中国大陆都非常罕见。

▲新安乡马鞍村的猴子洞遗址。(图/翻摄自成都商报)

墓葬出土器物中发现了来自南海或印度洋的海贝,而在陕甘、甘青地区也发现了海贝,印证了金沙江流域是连通青海、四川、云南,包括南亚东南亚的一个通道,串起了沟通南北的作用。

日前,考古人员受访表示,在已发掘的猴子洞遗址中,发现一种特别的葬俗,即逝者的头颅被割了下来,放在胸口上或者手旁边。考古人员认为,这应该是「割肢葬」,这也是首次在金沙江流域石棺葬中发现割肢葬。

石棺葬广泛分布在大陆西南地区,此次的发掘研究将为石棺葬族群的形成、发展和迁徙提供重要资料。

▲出土的墓葬。(图/翻摄自成都商报)

▲日前出土的墓葬,人骨头部被放置于腹部之上。(图/翻摄自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