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金纾困?学者:区分受害劳工可以考虑
台湾劳工阵线今天邀请专家、学者办理「危机与转机:就业纾困措施面面观」。(林良齐摄)
因应新冠肺炎,不少民众希望比照金融海啸时针对每个民众发放消费券或现金,对此,政治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林佳和表示,当年消费券的效果最后检讨时发现成效并不佳,「当年消费券是失败的」,但并不代表此次也会一样,每个人发放消费券或现金与「无条件基本收入」类似,「原则上不反对」,如能够区分受害劳工如以排富为前提等,是可以考虑直接发放给中下层民众。
台湾劳工阵线今天邀请专家、学者办理「危机与转机:就业纾困措施面面观」。
林佳和会前受访时表示,许多人在此次浪潮中提及「无条件基本收入」,意谓只要是国民或持有长期居留证等就发给一笔钱,如美国就采取类似的措施,但在紧急状态后之后是不是要有过度,是不是要有通盘检讨,会在后肺炎时期会是个课题,或许可以靠特种基金,也许是制度性会留下来的。
林佳和提及,在后肺炎时期可能会有大规模的国际情势变化,如美国与日本近期要求厂商离开中国,台湾冲击势必会很大,会先反映在台商,如果台商投资不顺,也会有难以预料的影响。
至于是否要比照金融海啸时发放消费券,林佳和说,「不反对」,当年发放消费券最后影响GDP甚低,「当年消费券是失败的」,但不代表此次发一定不对,如果能够细腻的区分不同的受害劳工如排富等,如果能够以这个为前提直接发现金可以考虑的。
台湾劳工阵线秘书长孙友联则指出,据ILO(国际劳工组织)预估,全球会有81%劳工、27亿余名劳工受影响,虽然台湾并未如世界许多国家采取「lockdown」(封城),但也影响许多产业,包括交通部、经济部及劳动部等部会也祭出许多薪资补贴措施,但他建议,应该从现在就准备,未来也应比照如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设置盘点相关职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