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龙给台铁公开信 坚辞部长、吁各界投入改革台铁
交通部长林佳龙发内部信给台铁员工,对于3年发生2次严重事故,台铁改革不够好、不够快,这些责任由他承担。(本报资料照)
台铁太鲁阁号49死事故,交通部长林佳龙第一时间表态请辞,10日下午也前往办公室打包物品,他昨晚发给台铁员工内部信,3年发生2次严重事故,台铁改革显然不够好、不够快,这些责任由他承担,自己坚持辞去交通部长的职务,同时盼唤起各界和政府对台铁投入更大的支持并加速改革。
林佳龙内部信原文如下:
《给台铁人的一封信》
前年的小年夜,我与许多台铁第一线执勤的同仁,挤在七堵调车场狭窄的办公室里共进晚餐,慰劳大家春节留守的辛劳。我记得那天外头湿湿冷冷的,但当时每一对交会的眼神,以及你们炯炯有神的双眼,我到现在都还感受得到温暖。
那时的台铁,才刚经历一场严重的挫折,我记得你们讲话总是很害羞,对这位「新来的交通部长」看似有期待、但想必也有疑问和观望。而我则在心中提醒自己,应该背负起改革台铁责任的,是我、是政府、是整个台湾社会,而不单是辛勤付出的台铁同仁。
这些日子以来,多亏了许多台铁同仁的努力,我们一起争取到生活津贴、员工待遇与薪资结构合理化的改善,并展开全国轨道安全大巡检、边坡防护加强、改善准点率及行车事故等;我们也在历经一年的争取,终于从今年初展开列控4.0的改善计划。
然而,短短三年之间,台铁发生了两次严重的事故,悲剧过大,不只家属亲友心碎,社会的悲痛很深,每一位乘客和国人的无助与忧虑更是沈重。
有人怪台铁、骂台铁。但我知道,在这么辛苦的努力下,发生这样的悲剧、甚至痛失最优秀的伙伴,对每一位台铁人来说,何尝不是难以承受的伤痛。伤痛之后,必须痛定思痛。台铁的改革已经展开,但从事故率来看,改革显然不够好、不够快。这些责任,本应由我承担。
台铁有很多默默工作的伙伴,是台铁最宝贵的资产,值得被善待。在改革的路上,必须倾听基层的心声,由下而上。我也认同,在组织改造之前,要先改革;而这次的改革,当然也必须包括交通部在内率先以身作则。
我从小在艋舺车头旁长大,还曾住在紧邻中华路轨道旁的木造房子阁楼上,每个夜里和清晨,在火车呼啸而过的咚咚声中睡着和醒来。孩提时代的我,跟许多人一样,都曾把帅气的列车长和台铁服务人员视为偶像。长大后,入伍、就业、返乡等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多少分离与重逢,也都曾在台铁的车站或月台上留下岁月的印记。
数十年来,台铁温柔地陪伴台湾走过多少风雨;如今它年纪大了,需要重获新生,给它最大的支持和勇气,是你我共同的使命。
我在善后工作告一段落后,坚持辞去交通部长的职务,除了是为了希望对社会、也对自己的良心负责,更盼能唤起各界和政府对台铁投入更大的支持并加速改革,以告慰逝者、抚平伤者,伴随台湾人民一起走出灾难事故的阴影,并且确保不再发生这样的悲剧。
但请各位放心,未来在改革的路上,不会让你们孤军奋战,我会继续努力,与你们作伴。
佳龙 敬上 202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