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大性侵案院长再发声明 「风波爆发是我意料之外」

辅仁大学校园(图/民众杨明达提供)

社会中心/综合报导

辅仁大学日前爆出性侵案风波,针对外界质疑系所老师企图息事宁人,辅大社科院院长夏林清于1日透过心理系系主任脸书,发出第二份声明,内容长达1300字,文中表示引发如此大的风波,「是我意料之外」。

夏林清在声明文中表示,自己的初衷是希望能够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于外界的批评质疑,甚至说成阴谋论都没有关系,因为事先已说明只是初步提案,详细作法还有讨论空间,「重点在于大家有无意愿一起参与」。

她说,身为「肇事者」,完全可以理解同学们觉得身为老师怎么没能处理好整起事件,进而引发厌烦、恐惧、愤怒和无力情绪。但她表示,「即使是受害者也要察觉各种外来因素的作用,并对自身行动后果反思」,风波爆发至今,当初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却面对不圆满的后果,「我也得针对后果反思并负责」。

她说,自己回忆过程中的对话版本,并非有意制造罗生门,而是想先拿出题材,才能够厘清当初的真相,但也许太心急反而被误解,因此先暂时打住。她认为,整起事件未来若没有处理好,将会对当事人、系所及整个学校造成不良后果。

声明文贴出后,网友并不领情,有人在底下留言讽刺声明文落落长,要帮她「翻译」。网友酸,「我要找学生来背书了,先别黑我好吗ㄇ?我很有诚意要出来乔了 」、「大家都有错啦,你们在学校在系上搞成这样,闹大我还有面子吗?我本来想小团体就搓掉,结果你要这样闹到大家都知道,害我现在黑到发亮,我要怎么洗白,这才是最重要的 」。

夏林清第二份声明全文(文中提及姓名部分以当事人代替):

夏林清针对当事人男友脸书事件第二份声明

有人转来了当事人男友5月30日下午于脸书的回应,当事人男友表示欣然接受我的初步提案,组成「质疑事件处理委员会」(三分之一由学生代表,三分之一由当事人男友及他邀约的成员,三分之一由原本委员会成员共同组成;程序原则上守密,不论公开与否,全程录音录影)。很高兴当事人男友愿意与我共同往此方向前进。我的初衷是希望能够让师生一同来参与,目前外界有人对我的提案质疑、批评甚至认为是阴谋论,我认为都无大碍,因为我事先即已说明那是我个人初步提议的草案,本来大家就可以修改此案,或另提不同新案,重点在于大家有无意愿一起参与。

我知道,这么大的风波,心理系的同学们可能非常厌烦、恐惧、愤怒、焦虑、关切、不忍、无奈、无力……等等,觉得向来在讲台上的老师,怎么没能处理好此事,惹出这么大的风暴?进而可能归责于老师、系所。身为整个事件被归咎为重要「肇事者」的我,完全可以理解同学们这样或那样的情绪。人们可能都想急着与负面事件切割(包括我自己),尽快脱离风暴,回归平日正常生活。那么,我为甚么还是选择邀集各方,以组成委员会的方式来相互面对呢?

首先,教育情境往往被设定为安全、温馨场域,然而真实世界未必是这样,教导美好的理想世界当然是我们想传达的理念,但真实世界也充满各种张力冲突以及挫败。我向来鼓励学生,即使是受害者都要觉察各种外来因素的作用,并对自身行动后果反思,这是我长期在教学与日常师生督导工作中所践行的。这件风波爆发,是我意料之外,当初主动挺起身子迎上此事件并邀大家共同学习承担,如今面对到不圆满的后果,我也得针对我行动的后果反思并负责,而这正是我长年教导行动科学所要求的反映实践。

推动这场对话,并没有想要拖大家下水脱责之意,建议未来的整场对话也可以只有我与朱生;但此风暴客观上已经波及到其他人,大家如何去理解这场事件,我认为才是最重要的,胜过只是去论断是非对错而已,但这并不表示以学习为导向的对诘情境中可以没有是非,如同我自己在这事件中的行为,不可回避地要被检证是否有错误,当然要有是非,但我更期许自己还要进一步去探索、理解错误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并从中学习,避免再犯。所以我也这样邀请大家,这才是我的初衷,任何能够朝此方向的提案,我更是非常期待。

我认为这件事情未来若没有处理好,造成的后果,不仅对于我个人,甚至是对于同学、系所、学校都会更加恶化。但,即令我们不幸跌倒,再爬起来时也要抓起一把泥土,而非一无所获,这是我自我期许的理念,也是我选择提出这个共同学习(也不回避究责)建议案的目的。

出差中,我熬夜就我回忆所及写了一个去年7月13日四个人谈话的回顾版本,本来也就想邀请当事人、当事人男友、当事人朋友X也写出他们各自的版本。让四个版本都出现,并不是要制造罗生门,或者去处理谁的版本才最正确,而是要先掏出素材,以为后续的厘清对话先暖场。但是我担心此一行动太过急切反遭误解,所以先行止住,把我已写好的书面版本暂先搁下。

我往这个方向推,最在乎的是系上师生们的反应,心理系的师生们如何在这么复杂纠结的情势下,虽然横遭外界各种渲染式地评论,如情绪投射的、插花搅局的、丢石头泄愤的、假装关切公共事务以公报私仇的…等等,而我们还能够把握住自己的主体性,来思考、面对此一事件,这是我所关切的。

带着意愿,一起设计,一起把握自身主体性的行动探究。这是我一贯以来对心理系师生的态度。

夏林清2016/6/1 凌晨三点于出差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