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地方景观 六年将砸60亿

行政院会25日拍板未来六年将投入60亿元协助地方改善景观环境,并研议订定景观法,提升国人休闲游憩品质,及国际观光能见度建构休闲宜居美丽岛屿

内政部25日在行政院会报告城乡风貌20年成果与展望」指出,由于过去城乡风貌改造多属个别零星建设计划,难以发挥整体效益,经检讨过去执行机制后,未来将推动系统整合、扩大参与、专业对话制度建立四大策略,透过计划竞争方式,鼓励地方政府落实跨域合作,及社区参与,提出永续城乡的整体发展愿景

同时,将推动水绿环境、公共开放空间人文资产特色街区跨部门整合行动方案,并与在地产业连结,以充分发挥资源整合投资综效,未来将秉持简单、自然,好使用、好维护、好管理原则,为城乡风貌的下个20年创造出新价值典范

内政部指出,「去罐头化、去水泥化及设计减量、生态工法」已对台湾8,000处城乡景观带来大幅改变,例如宜兰河与旧城再生、桃园林口线路活化新竹步行城市台南津港水绿缝合、屏东杀蛇溪与万年溪蓝绿带系统整合,烈屿战地文化保存与小镇创生、连江县闽东传统聚落保存与活化等。

有关整体城乡建设经费,蔡总统上任后,推动前瞻基础建设,八大计划中就有城乡建设。去年6月行政院长苏贞昌核定新一期「城镇风貌及创生环境营造计划」。营建署长吴欣修表示,未来六年还要再投入60亿元,持续协助地方改善景观环境,其中,今明两年投入24亿元。

至于四大策略,吴欣修指出,系统整合包含:公园绿地、开放空间、河川水圳、埤塘、湿地、人文资产、特色街区等;扩大参与则是跨部门合作、社区培力;专业对话则举办景观论坛公私合办景观大奖和接轨国际参与竞赛;建立制度则是推动景观法立法,研订公园绿地规画设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