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医大门一踏就要18年 反悔罚1500万、保留医师执照
为解决偏乡医疗资源不足及五大科医师人力不足现象,卫福部于104年重启公费医师制度。公费医学生念完ˊ年医学院后,就立即要投入6年培训计划和6年偏乡服务,长达18年,若中途反悔就得付1500万罚缓,医师执照也会被卫福部保留,引起教育委员会苏巧慧、黄国昌多位委员批评该制度让学生做了决定就不能反悔,更将偏乡医师当廉价劳工使用。
教育部在「医学系公费生制度规划」专案报告中提到,近年来因社会经济、医疗环境等因素始医疗需求与期待提高,不同专科别人力的需求改变,造成各专科间呈现医师人力失衡与地理分布不均情形,国内医学系招生总额上限虽符合需求,但偏远地区医疗需求及五大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急诊医学科)却仍然不足。因此卫福部重启公费医师制度,每年招收100名为原则,且公费医师培育科别明确限制在五大科。
不过,该制度也订定公费医师若在服务期间反悔就得付1500万的罚缓,同时医师执照也将被卫福部保留。立委苏巧慧质疑,卫福部98年停招后声称已有5000名医师,不用再招,但104年却又重启制度,「请问7年来这5000位医师为什么不见了?公费医制度真的有办法解决问题吗?」
苏巧慧认为,人力不足的最大问题就是正面诱因不足;偏乡条件不够好,健保给付制度和劳动条件不佳,医生个人生涯规划不能被满足才是偏乡医疗资源不足的最大原因,卫福部应投入更多资源保障他们,不要让这些医师被当作最廉价劳工继续使用,成为恶性循环。
卫福部次长李玉春表示,该制度是希望能找到一群愿意牺牲奉献的医师投入偏乡,从正面立场来看是对社会有帮助的,医师服务期满也能选择继续留任或到其他地方服务,卫福部也有适当保障和升迁制度能让他们发展。
立委许智杰也表示,会去念公费医的多是家境不好的学生,该制度为了留下偏乡医师,却要一个高中生在18岁就做未来18年的决定,这样公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