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核三临别电力 恐成无碳基载绝响
当企业与民众苦于电价调涨的梦魇不散,而降低台电亏损并抑低电价的解方却在眼前,主政者不应视而不见。图/本报资料照片
核三厂2号机历经47天的例行性岁修,在12月7日取得核安会的并联许可后,业已升载供电,这是该机组运转执照于明年5月17日届期前的最后一次岁修。若无任何非预期的能源政策调整,民进党政府奉为施政圭臬的「非核家园」,已经箭在弦上、即将实现。
我国目前的无碳基载电力只有核电。光电与风电等两大再生能源主力,都属不可调控电力,供电稳定性欠佳,尤其每年夏季晚间,更是再生能源电力的孱弱时段。惯常水力虽可全时发电,但发电量仅占总量的1.3%左右,且易受降雨量多寡影响。唯一可靠的供电来源,在「517大限」后,将仅剩排碳的火力发电。依照前朝蔡政府规划,2025年预计有50%的燃气发电、30%的燃煤发电及20%的再生能源发电,但在再生能源开发进度远不如预期的现实下,火电实际占比必将高于80%。
检视能源署本月初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为止,气电、煤电及油电的占比分别为41.9%、40.0%及1.5%,火电总占比来到83.4%,创近五年新高。考量电力发展现况,油电或可于2025年归零,但气电占比难以在明年达到50%,原因是多座新设天然气接收站,目前仍受制于环评与地方抗争,完工期程充满变数。而我国天然气安全存量低,原已不利于气电充当基载使用,若其占比提升遭遇困难,在避免缺电的前提下,同为基载的煤电必然无法调降。
隶属再生能源的光、风两电开发,自2016年就一直深陷进度落后的窘境,除了光电觅址不顺利、风电开发商难符国产化要求,期初目标订定太过膨风乐观也是原因之一。因此,经济部早在今年初便已宣告,明年整体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只有15.2%,必须等到2026年才可达20%。事实上,再生能源近年的发电数据都不佳,今年10月为止的占比为10.8%,相较2023年的9.5%、2022年的8.3%与2021年的6.0%,增幅其实不够大。即便经济部已下修明年的发电占比,我们依旧认为无法实现,而2026年的20%同样难逃跳票的宿命。
开发进度未达标并非仅是时间推迟而已,其所衍生的问题其实相当复杂。原规划用以填补核电除役后供电力缺口的再生能源,一旦无法提供足够电力,更多的火电就必须投入。在气电新增不顺利、煤电新增不可行的情况下,除役煤电机组「不拆除、转备用」成了台电的保命符。台中火力电厂引人诟病的「六气六煤」计划,就是一个大开倒车的个案,空污问题只能先忽略,民众健康被迫再等等,正是政策错误却一意孤行的恶果。
除了发电量,装置容量新增进度也值得关注。截至今年10月,光电装置容量为13.82GW(百万瓩),风电为3.86GW,双双落后于20GW与6.8GW的2025年目标值。而如此巨大的差距,已无任何及时填补的可能性。
无碳电力的总量下滑,势将导致我国的电力排碳系数上升,目前的83.4%火电占比与4.8%核电占比在明年517后,必定呈现一增一减的态势,85%以上的排碳电力几已无可避免,这可从核三2号机岁修期间,整体供电曾经出现的95%火电占比看到迹证。对于企业而言,营运挑战也将加剧,不仅绿电难觅,面对国内碳费与国外碳税课征,产品成本随之垫高已无悬念,未来竞争力恐输给续用核电的日、韩两大对手。
另一方面,核三两部机组的装置容量合计达190.2万瓩,约占5%至6%的备转容量率,每年可供150亿度便宜洁净电力。根据台电12月的最新资料,核电每度成本仅1.22元,远低于购入电力的每度3.88元,更低于购入再生能源电力的每度5.31元。核三电力以再生能源取代,台电每年必须超支600亿元。当企业与民众苦于电价调涨的梦魇不散,而降低台电亏损并抑低电价的解方却在眼前,主政者不应视而不见。
政府若有意调整核能政策,并考虑续用核电,不论是已停转机组的重启或运转中机组的延役,均可透过核安会内部修法,解除台电申请机组执照更新的时程限制,不须立法院修法或另立特别法即可完成。阁揆卓荣泰数度发言指出,新核能技术于2030年开发完成后,核电在台湾可讨论、可考虑。只不过,为了解决眼下供电稳定性不足的问题,2030年前先让既有核电机组重启或延役,难道不是更迫切且务实的作法?苦民所苦,政府千万别让核三临别电力,成了无碳基载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