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令人三声无奈的特别条例短线操作模式
工商社论》
立法院于21日三读通过「疫后强化经济与社会韧性及全民共享经济成果特别条例」,并于同一天送呈蔡英文总统签署后,即由总统府正式公布。紧接着,行政院长陈建仁也于23日的行政院会中,裁定通过主计总处所提报的「中央政府疫后强化经济与社会韧性及全民共享经济成果特别预算」,送请立法院审议。陈揆并公开喊话,恳请立法院朝野党团共同支持疫后特别预算,能尽快审议通过,温暖即时的让全民得到最好的照顾。执政团队如此惊人的效率,诚然为台湾解除戒严全面民主化后所仅见。
检视此一高达3,800亿元的特别预算案,其所涵盖的三大主轴,普发现金匡列了1,417亿元,强化经济及社会韧性涵盖经济部、卫福部、交通部、教育部、内政部、文化部及农委会等七个部会,合共匡列了1,370亿元。另外则是在挹注劳健保及台电名目下共匡列了1,000亿元,以及13亿元的预备金。
于此,姑且不论既然本案是属于具有特定适用对象的「特别预算案」,则是否需要比照正常的年度预算案匡列一定比例的第二预备金,以供不时之需?且以区区的13亿元,也恐难支应其他突发事项所需,却反而可能坐实了行政当局只是想借机囤聚「私房钱」的质疑了!
其次,在「强化经济及社会韧性」主轴下所匡列的1,370亿元特别预算,虽然已经涵盖了七个部会。但在行政院辖下的二级机关多达32个,即使不是每一个部会都适合纳入特别预算适用对象,但见钱眼开本来就是人之共性,既然有特别预算的「外快」可拿,自然也就会想要争取能够「肉桶分肥」。这种现象,在蔡总统于2016年刚就任时提出「5+2产业创新计划」,就曾因业界的反应及游说,乃从原先设定的物联网、生物医学、绿能科技、智慧科技与国防产业等五项,外加高附加价值的新产业与循环经济两项,近而又额外增加了「数位国家创新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两项成为5+2+2。再后又因为台积电的出声,乃又再增加「晶片设计与半导体产业」项目成为5+2+2+1。
不只产业创新计划所适用的产业一变再变,2017年蔡政府另又提出「前瞻基础建设方案」,内容涵盖轨道建设、水环境建设、绿能建设、数位建设与城乡建设案等五项,但是送到立法院审议时,又被加码了友善育儿空间建设、食品安全建设、人才培育促进就业建设等三个项目,再度重现5+3来共享八年8千8百亿的特别预算。
也正因为在蔡政府任内已经两度出现重要的产业创新或基础建设,遭遇一再被加码及扩充适用对象,因而在陈揆任内会不会重蹈覆辙,再度面对要求列入适用对象甚或提出2.0版的特别预算案,也就只能拭目以观其变了!
至于本次特别预算案所涵盖的第三个主轴,也就是分别拨补台电500亿元,外加年度预算已编列的1,500亿元增资,以确保电费能维持在合理价位,避免因反映成本提高电价,导致工商业与民生用电同受冲击。拨补劳保基金300亿元,外加劳动部年度预算所编列的450亿元已经拨补给劳保基金,使得许铭春部长总算喘口气,希望能维持劳保基金8,000亿元的安全流量。而拨补健保财损的金额则为200亿元,目的同样都是希望减缓健保保费入不敷出的困境。
然而相较于前两个主轴所可能引发的争议,第三个主轴所编列的金额虽然只有1,000亿,同样是出于补贴台电、劳保、健保的财务赤字。但这种做法,不只是典型的短线操作,俾免在蔡总统和陈揆任内出现因亏损扩大而难以为继的窘境,却未见能提出可以永续运作的治本方案对策!
以台电而言,偏低的电价虽可提供工商产业界较强的产品竞争力,以及使全民大众在通膨压力下不致雪上加霜。但是入不敷出的营收,不只使台电的财赤逐年跳升,也使各行各业缺乏节能省电的诱因。从而,合理反映发电成本,才是治本之道,但却是多年来执政党团队不敢直接碰触的敏感议题。
同样的,劳保与健保也因保费偏低而只能靠政府编列经费拨补,许铭春部长甚至更直白的指出:「各界对劳保年金改革意见歧异大,唯一有共识的就是由政府拨补。」然而,不论劳保或健保,既然号称是一种「保险制度」,则制订合理的保险费率才是确保得以永续运作之道。如果大家的共识就只是「由政府拨补」,却无视于必将债留子孙的后果,这样的短视思维,难道真的已经成为民主选举制度下无法摆脱的病灶吗?思之不免令人只能三声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