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台湾创投下个40年,寻找新护国群山

面对人工智慧(AI)来袭的新时代,如何为台湾孵育出更多元的护国群山,以分散过度仰赖台积电与半导体业的发展风险,是政府与创投业必须共同正视的重大课题。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创投业今年迈入40周年,一路见证科技业茁壮并跃居世界要角。面对人工智慧(AI)来袭的新时代,如何为台湾孵育出更多元的护国群山,以分散过度仰赖台积电与半导体业的发展风险,是政府与创投业必须共同正视的重大课题。

抚今追昔,1983年,时任政务委员李国鼎赴美考察科技及产业发展,从创投协助矽谷发展得到启发,促成行政院决定引进创投制度,1984年台湾第一家创投公司宏大创投成立,自此40年间,创投业伴随台湾产业从石化、钢铁、纺织到科技产业,一路转型与发展,有过激昂、也有过低潮,但仍不间断地协助产业克服种种困难,进而蜕变成长。

这40年来的产业发展,乃集政府政策、创业家精神发、技术发展,以及创投与资本市场的共同努力而成。如今台湾科技业在国际发光发热,除了创投产业在资金层面持续协助外,在人才层面,当年有许多海外留学并待过美国一线大厂的人才回流,加上工研院孕育出许多电子科技的创业公司,陆续成为今天上市柜的主力族群,也是重要关键。

因此,台湾面向下一波产业转型,还是必须先从人才国际化着手,鼓励海外留学及工作去扩展视野,或是与矽谷创造更深的产业连结,如果要发展数位经济也应该设立与工研院同等量级的机构来扶持台湾产业转型。

至于下一波产业该如何转型?近期台积电赴德国设立欧洲积体电路制造公司(ESMC),德国总理萧兹评价ESMC是「德国走向未来生存能力」的重要一步,台积电在全球重要性不言可喻,绝对是台湾的骄傲,但也因为台积电占台股权值比重太高,而使台股被列为「基窄指数」,这也隐含着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台积电而潜藏的风险。

诚然,在全世界都关注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及新一波AI浪潮的此时此刻,台湾的地位与角色越来越重要,但台湾本身还是面临了少子化、高房价、青年低薪、能源转型等不同议题,唯有「勇于创新」和「加大投资」,才能有效突破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放眼未来40年,台湾必须在台积电和半导体产业以外,创造更多的支柱以适度分散风险,这是站在创新创业前沿的创投应当积极扮演的角色和责任。

政府近年在创新投资和发展不同产业的政策上,已有国科会持续进行大学学术研究的投资,支持各大学成立创投机构组织。此外,政府与金管会协助开放生技产业上市柜及制定「生技医药产业发展条例」,也带动起台湾生技产业快速发展。

在另一方面,国发会推动国发基金创业天使方案,成为目前台湾最大的早期新创投资计划,而总统赖清德也在竞选主张《国家希望工程》中提出「创新创业雨林生态系」愿景,每年应该有1,500亿新创投资目标,如果真能让台湾成为亚太重要的创新创业基地,对于台湾未来建构除半导体产业外,第二或第三个新兴产业基础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期许未来,台湾创投产业除了持续挹注创投资金外,应该更积极协助台湾新创萌芽育成、加速成长及链结国际市场,进而让台湾创新创业的团队具备全球竞争力。要促成台湾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创投必须扮演关键角色,政府在相关创新投资的支持政策上,包含创投股东和天使投资新创上的租税抵减优惠,新创定义应该由成立未满两年进一步提高到十年、对创投股东应有穿透的租税优惠等,希望可以鼓励更多机构法人、家族办公室、个人天使投资等引导台湾过剩的资金,对台湾下一代和未来进行更多投资。

另外,也呼吁政府引导金融保险业资金更多比重留在台湾、投资台湾,在证券交易所、证券柜台买卖中心建构起对台湾创新产业更友善的资本市场,或是放宽台湾创投基金上市柜门槛等,让台湾创投可以从有限的创投基金周期变成永续型的创投公司,更有效长远支持台湾产业发展与转型。

每一代创投的使命,就是去创造新的时代,台湾创投产业的下个40年可以孵育出更多的护国群山,打下更多新兴产业的基础。要种成一棵大树最好的时间点是20年前,其次是现在,建立起台湾具全球竞争力的创业环境最好的时间点也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