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面临国际环境遽变 寻求经济崭新定位

政府面对产业M型化,应加强半导体纵深及横向扩散效果,强调高科技和传统产业的链结。图/本报资料照片

随着美中贸易战、俄乌战争、新冠肺炎的肆虐等,全球经贸体系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新冠肺炎重挫了中国大陆经济,虽然解封后出口一度好转,但因全球经济趋疲,大陆经济也显得欲振乏力。而美国经济虽然展现韧性,但在利率大幅攀升下,耐久财消费不如民生必需品的消费热络,但笔电、家电、手机等耐久财才是东亚/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出口的主力,因此亚洲国家的出口表现也不如预期。在客观大环境丕变下,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经济亟需转型应变。

在国际重大政经事件方面,美中贸易、科技战,引发的民主同盟、友岸外包,也导致全球供应链版图的重整。而全球供应链重新布局也涉及了母公司、海外子公司的链结,因此亟需数位转型的投资。

其次,在地缘政治的压力下,根据财政部的最新统计,台湾对陆港出口依存度已从2020年的43.9%逐年降至2023年的35.2%,台湾厂商也被迫前往海外投资、分散风险,如何建立本地投资跟海外投资的双向互动生态系避免产业、人才空化,也值得正视。

再者,在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运作下,净零排放成为显学,缺乏绿色转型,除了出口面临高额碳税影响竞争力之外,在国内贷款,取得大厂的代工订单也会面临诸多的障碍,鉴此,绿色转型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值此全球经济混沌不明,美中两大经济强权成长可能滑落下,有何替代市场?或如何加值产业的利润,厂商或扩大内需,或寻找分散出口市场,或提高利润率,均相当重要。

此外,年轻人低薪、高房价,如何诱导台湾过剩的资金不要全数投入房地产,引导投入创投、实质投资,一方面可以加速升级转型,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年轻人创造优质的就业机会。

而更长远之计,台湾政府应擘划更高层次的战略,使厂商在对外投资、国内永续发展寻求平衡点;并促成台湾对外投资,外人对台湾投资的双向互动交流生态系,进而重新定位、强化台湾经济。

在上述多重压力冲击下,政府必须要有一套整体的经济产业战略,才能因应世局剧变的挑战。我们主要的建议包括:

第一、经济的重新定位:美中贸易/科技战、两岸紧张,以及台湾+1的压力之下,台湾企业必须寻求全球布局、对外投资。因此建构海外投资和国内的联系,推动台湾成为全球高科技运筹基地及亚太营运总部,寻求人才、技术、资金、商业模式的双向流通,避免产业空洞化,并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全面竞争力。

第二、市场的中长期重新定位:在美中经济转弱下,台湾必须分散出口市场,除了东协国家之外,中长期可以日本、印度为长期的战略伙伴,同时扩大内需以及寻求海外运筹基地,透过仓储、运送据点、展示中心和供应商、通路商洽谈基地,来协助厂商提升经贸效率,寻求市场多元化的新定位,并使新南向政策可以确实落地,发挥更大的效率。

第三、寻求产业新定位、二次全面升级转型:在面临数位、绿色的双轴转型及缺工、少子化的自动化压力下,台湾应该以政府的租税优惠、补助,加速协助厂商投资,达成数位、绿色转型及商业自动化的目标,但应有落日条款,而非万年奖励。

第四、政府角色的重新设计:面对产业M型化,应加强半导体的纵深及横向扩散效果,以避免台湾过度向半导体倾斜的困境,亦即应该强调高科技和传统产业的链结,强化高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扩散效果。此外,服务业主管部会应加速服务业的松绑产业化,产业化KPI,将超额储蓄、庞大的保险基金导入长期照护、国际医疗、双语教育、金融理财、都市更新等服务业,进而精进它们的商业模式、扩大服业规模与竞争力,为年轻人创造更多高阶的就业机会。

改革向来不易,在变局中推对改革更加不易,但不改革就可能被新时代所淘汰,因此期待即将在520就任的赖清德新政府都能拿出魄力、务实解决上述各项艰难的施政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