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新政府面临国际新变局的新挑战

对国际新变局的挑战,赖清德(左)领导的国安团队与卓荣泰(右)领导的经济团队,必须强化沟通。图/本报资料照片

中华民国第16任正副总统20日就职。赖清德总统承接蔡英文的国安团队,加上娴熟台美关系的副总统萧美琴,在面对全球地缘政治变局的课题上,基本上将是「蔡规赖随」的稳健路线,似乎不会出现重大的意外。

不过,国际外交是不断博弈的产物,特别是胶着两年多的俄乌战争,已演变成大国对决的代理人战场。最近美欧中政治博弈堆叠的筹码大幅升高,美国总统拜登过往大鸣大放的「去风险」路线突然转向,对立情势陡然拉升,所谓「小院高墙」针对特定目标的竞争与封锁,有恶化为全面爆发冷战热斗的风险。

最近美中关系急转直下,美国财政部长叶伦与国务卿布林肯再度访中,与去年底浓浓的和解气氛相较,今年双方剑拔弩张,叶伦与布林肯传达的都是警告的讯息,北京对两人的访问虽然遵守外交底线,但是对美方提出的要求却都采取强硬的立场。布林肯离开北京时,依外交礼仪前往送机的中国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竟然还迟到,中方的媒体则大肆传达「无人送机」的讯息来表达对布林肯的不满。而拜登在上周宣布对中国电动车课征100%的关税,直接关上大陆电动车销美的大门。至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依照规画会见访中的俄罗斯总统普丁,继续以经济、贸易、先进电子设备支持俄国,一来一往,美中关系跌落新低点。

不只对美国,习近平面对欧洲国家不断加码的政治施压,坚持寸步不让的强势路线,他在5月上旬亲访法国,对扬言派兵参加乌克兰战争的法国总统马克宏公开表达反对意见,习近平在法国直言「反对利用乌克兰危机甩锅、抹黑第三国,煽动『新冷战』」,坚持对俄罗斯的贸易与金融往来是中国的自主权,不容欧洲与美国置喙。从乌克兰到加萨走廊,从菲律宾到台湾海峡,东西两阵营的冲突都没有缓解的迹象,如果对立的情绪冲破去风险的红线,台湾将被卷入大国冲突,且势必沦为双方倾轧的「人质」。

在国际经济情势方面,台湾同样面临瞬间变脸的风险与挑战。表面上台湾股市在520之前不断创下新高,但若排除台积电与落后补涨的金融股,绝大多数的科技股或是传产上市公司,股价大都毫无表现,遭到大陆产能过剩冲击的水泥、玻璃、石化等传统绩优股,甚至纷纷跌至多年来的新低。美国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造成联准会降息的障碍,日圆汇率不断跌至30余年来的新低,欧洲经济停滞不前,中国面临产能过剩,这些明显摆在眼前的绊脚石,都是新财经团队必须高度警戒的重大风险。

更大的挑战则是,在地缘政治对决升高的态势下,大国政治领袖毫无犹豫地拿出经济与金融武器,遂行贸易战与金融战。因为政治力量强势介入,经济与金融安危成为政治与外交战的俘虏,企业经营者除了要在杀头竞争的商业市场力图求活,还必须耗费精力与资源来处理政治与外交的变数,不仅徒增经营成本,更是对正常经营的重大干扰。

甫上任的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日前出席CNN国际论坛、以及接受《经济学人》专访时就清晰传递了这个风险,他指责欧美国家以「产业政策」为名义,遂行政治外交对抗,例如为了防堵中国电动车出口而宣布各种境内补贴与境外防堵的政策,最终只是迫使具有制造业优势的中国,转由第三地进口,不只造成企业经营者成本大增,付出高价的美国消费者则是最终受害者。黄循财期望竞争中的大国能够回到世贸组织(WTO)重建无障碍的全球贸易平台,然而已经杀红了眼的大国领袖们,还是把黄循财的呼吁当成耳边风,继续升高贸易与金融冲突。

美国对中国电动车的100%关税已经公布,习近平定位普丁政府为「无上限伙伴」的立场也毫无动摇,继续强化中俄贸易与金融往来,法国准备向乌克兰战场派兵,马克宏更积极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倾销关税案,中国继续升高对菲律宾争议海域的布局与对金门海岸线主权模糊化的冲突,也同步加速石化、钢铁、汽车的产能消化经济战。国际外交与经济的风险同步升高,而且相互纠缠成为大国领袖政治对决的武器。

赖清德领导的国安团队与卓荣泰领导的经济团队,必须强化彼此的沟通,国安团队必须掌握最新的经济与国际金融变局,经济团队也必须对即将发生的外交博弈有预判的能力,亦即府院双方必须跳出官僚各自为政的窠臼,才能即时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台湾在日夜丕变的大国对决中沦为身不由己的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