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企业永续经营 应回归ESG本质而非机构评比
近年台湾的ESG投资也在国际永续投资浪潮下快速发展,由台北大学和国泰金控共同发布的《台湾永续投资调查》指出,2020年台湾永续投资资产总额达新台币17.6兆元,以保险业为主要资金来源,总金额逾15 兆元。
该调查指出,约80%投资人对于ESG商品的关注程度较以往来得更高,其中又以机构投资人为主力,显示机构投资人对于如何在ESG概念下寻找投资标的相当积极。
相较于一般投资人,由于机构投资人资产规模庞大,因此在制定投资决策时,十分仰赖资产配置原则及投资评比等资讯。有关ESG评比,目前企业ESG评比方式主要是仰赖企业自行填答投资机构所提供的调查问卷,或是投资人主动检视企业自行公布的ESG报告书进行评比,虽然上述方式皆有助于增进投资人对于企业ESG具体落实成效的了解,但这样的作法却也可能导致受评企业只注重调查问卷所关注的面向而做有限改进,抑或透过美化报告书来让企业ESG绩效达标,如此反而扭曲了企业ESG追求永续经营的核心精神。
企业追求ESG绩效,常常会陷入几个误区:一是为做而做,没有将ESG实质融入经营策略作整体考量,甚或仅将其视为企业形象公关的工具;二是将ESG投入视为额外「成本」,而非改善企业体质的必要「投资」;三是企业未将ESG绩效与管理绩效进行连结,导致两者呈现脱钩状态。上述几个误区叠加起来,也就形成所谓的漂绿(Greenwash)或漂彩虹(SDG-washing)行为,不仅无助于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甚至可能误导ESG机构投资人。
目前可以用来评比ESG绩效的指标有上千种,以标普公司创立的道琼永续指数(DJSI)为例,该指数每年关注的ESG指标就有约1,000个,标普公司从这些指标中针对不同企业属性进行分类与统合,最后筛选出约100个问题让企业填答。然而,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衡量指标,许多企业常常无所适从,最后企业付出了时间与成本,却仍无法获得好的评比与改进回馈,这对愿意投入参与评比的企业而言,也不啻是个沉重的打击。
面对上述困境,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建议。《经济学人》指出,唯有人类文明能够存续,企业才有办法谈永续经营,在这个大前提下,企业当务之急是减少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借由减少碳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让地球免于气候危机。
《经济学人》的主张与台湾零碳协会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认为,台湾作为国际供应链的重要成员,又是一海岛型国家,气候危机是台湾无法回避的重大挑战,而唯有重视环境绩效的实质改善(尤其是碳排放绩效),才能让台湾各行业的隐形冠军,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对于追求永续经营的企业而言,实践ESG不是公益行为,更不是道德勒索,而是企业强化营运韧性的长期风险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