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会不会趋向泡沫化?

刘建邻

2014年11月29日九合一大选国民党大败,马英九在选后隔天释出还要再几天之后宣布辞党主席的讯息;对此,笔者认为,所谓的「蓝天绿地」,或者「蓝大于绿」之选民版块结构与神话,已经被打破。柯文哲并不是没有政党的支持!柯文哲及非国民党候选人大胜的主要原因在就于:重新塑造「政治品牌」!打出感动人心的讯息让中间选民、理性选民及其它政党既有支持者认同!笔者质疑,国民党若继续罔顾民意,会不会趋向泡沫化

在2000年,台湾经历第一次政党轮替。当时的陈水扁成为台湾许多人心中的偶像。只不过,台湾人似乎要被骗两次,才会发现陈水扁初提出「让政治清明,终结黑金」的口号是骗人民的。在2008年,马英九就在台湾人民经历了红衫军的活动之后,打出「633」、「已经准备好了」的口号,赢得总统大选。台湾人民很妙,似乎同样要被骗两次,才发现马英九仍然是在骗台湾人民。

在2012年之后,已经发现马英九与台湾人民对干的力道,并不亚于当年的陈水扁。在经历洪仲丘白衫军活动及318黑衫学运之后,台湾人民终于了解:什么政党执政都一样,关键在于能否为人民:解决问题。

在2014年,柯文哲打出「打破蓝绿界限」的口号,参选台北市长。连胜文在国民党党内初选之前说:「现在不是大明王朝言论」时,民意支持度相当高;不料,在成为国民党台北市长候选人之后,批马言论,甚至让人觉得与马英九靠拢!

笔者认为,2014年连胜文打台北市选战的方式似乎与2010年郝龙斌或者以往国民党台北市长的打法类似,并且认为台北市得选民结构是蓝大于绿。一方面打口号,塑造正面形象;另一方面题出负面文宣,攻击对手,让对手「边缘化」,使自己得到选民的认同。

就2010年而言,国民党台北市长候选人郝龙斌一方面打出「台北起飞」等口号,塑造自己正面形象,并打出「经济牌」,形塑国民党候选人对经济发展较有经验的形象,还打出负面文宣攻击对手。终究,在许多民众害怕类似陈水扁「意识形态」治国的候选人再度执政的状况下,相信国民党,让郝龙斌赢得台北市长选举。

在2010年五都大选之后,笔者在媒体发表文章探讨2010年五都的选民结构。当年,民进党得票数大于国民党约40万票,主要赢在高雄市。国民党的总得票数虽然输民进党,但是国民党赢得比较多的席次却是在北部。

笔者认为,在2010年,北北中三都赢了民进党几十万选票,并不表示中部或北部的选民结构就是:「蓝大于绿」;而是说明了当年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选举有比较多的蓝军及中间选民认同国民党候选人。(当然,也说明了2010年,台南市与高雄市有比较多的绿军及中间选民认同民进党的候选人。)

只是,「中间选民」在那里?「中间选民」有多少?「中间选民」似乎全台都有?只不过,台北市毕竟是首善之地,是全台政治、经济、媒体中心。全台比较多的人才及中间选民会不会比较多集中在台北市?似乎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若台北市中间选民真的比其它县市多,在2014年,那位候选人能同时获得广大中间选民及政党既有选民支持,成了关键的因素。在2014年的台北市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连胜文其实并不是不知道要打出正面形象,获得广大选民的认同,只是,连胜文团队或许自认或被误导,企图要让广大选民认同的文宣没有奏效;似乎误判了选民行为,错误设定了选战议题

在2014年11月10日笔者在脸书以:连柯当前都急于争取中间选民认同?为标题发表短文:…连说柯是墨绿、柯仍然说是要超越蓝绿…笔者质疑、连、柯当前都急于抢:中间选民、理性选民的认同!笔者质疑,双方把对手说成是蓝或绿的目的,只是希望别人『走向极端』,自己『走向中间』?或者说,只是要让别人只有蓝绿支持者认同,自己同时得到既有蓝绿支持者及中间潜在支持者认同?

笔者写上述短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同时获得既有支持者及非既有支持者(中间选民)才能获的胜选。笔者认为,连胜文若有本事证明他提出的负面选举诉求内容为真实,而且又能让选民对经济牌等正面讯息相信与感动,连胜文仍然可能如同过去一些国民党台北市长候选人般当选。只是,在2014年,台北市选民似乎不再吃国民党原本那一套说词

对柯阵营而言,其实柯文哲并不是没有政党既有支持者支持,也并不是没有「政治行销品牌」。笔者认为,在2014年,柯文哲胜选的原因就在于成功地以「在野大连盟」之清新的品牌形象让「反马」者、民进党支持者,以及过去支持、相信国民党经济牌之中间选民认同。

之前一阵子,许多人喜欢谈「蓝海策略」等行销话题,笔者认为,不论商业行销或政治行销,品牌策略操作者可以拟定「蓝海策略」让广大消费者或选民认同,但是,当品牌行销操作者提出「蓝海策略」时,并不存在所谓的「蓝海市场」!因为,市场对象与大小可能仍然一样,只是消费者或选民,选择更好的产品或候选人。

笔者认为,国民党之前在台北市或者北部获得较多席次的原因,不应解释成:蓝军版块大于绿军版块;而是应解释成:比较多的中间选民及蓝军既有选民支持国民党。

不论商业行销或政治行销,任何小品牌都可能变成大品牌。任何大品牌也可能成为小品牌。笔者认为,连胜文原本谈「现在不是大明王朝」等讯息,或许才是真正能让蓝军及中间选民感到有希望,赢得胜选的作法

只不过,连胜文似乎和国民党一样,让人质疑要让国民党从「大品牌」变成「小品牌」? 甚至和国内其它曾风光一时的一些政党一样,支持者从多变少?甚至走向泡沫化?国民党究竟会不会趋向:泡沫化?笔者呼吁广大的「中间选民」,「理性选民」及「蓝军既有选民」,就让国民党自己决定。否则,在之后的每一次选举,我们替国民党决定。

●作者刘建邻,硕毕,解构年代公关顾问公司总经理。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