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低轨卫星 下一个「太空军国家队」?(蔡哲明)
鸿海集团宣布两颗低轨卫星于11月12日完成部署,也让台湾复制「星链计划」自制低轨卫星燃起一丝曙光。(图/美联社)
鸿海集团宣布两颗低轨卫星于11月12日完成部署,并成功在地面接收站测得回传讯号,两颗卫星代号分别为PEARL-1H和PEARL-1C,当时透过 SpaceX猎鹰 9 号,并于Transporter-9 发射任务中顺利升空,此次计划是由德国火箭共乘发射服务商Exolaunch协助发射,也让台湾复制「星链计划」自制低轨卫星燃起一丝曙光。
SpaceX创始人马斯克投资卫星通讯业者星链公司(Starlink)成功在俄乌战争中大放异彩,成为乌方反攻俄军的通讯设备,让蔡政府开始思考建置低轨道卫星通讯系统的可能性,希望对中国攻台时达到遏阻效果,针对年初甫成立的国家太空中心与国防部及鸿海如何扮演发展低轨卫星,以作为军事神器的关键角色,也将决定「太空军国家队」的编制可能,但却仍有科技垄断、资安危机以及法规现实的各大挑战。
救世主还是垄断者
《马斯克传》作家艾赛克爆料马斯克在俄乌战争中,曾擅自关闭克里米亚星链网路,由于担心俄罗斯核武报复,迫使乌军自杀无人机暂时失效,由于无法正常运作指挥通讯侦察系统,最终导致攻击任务彻底失败;马斯克当初让SpaceX启动乌克兰地区星链网路服务,维持当地政府、军队和民间网路使用来传递讯息,如今星链服务受到马斯克意志操控,某种程度在军事与市场上妥协,也让马斯克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救世主与垄断者的双重角色。
马斯克同时也是特斯拉创办人,台湾一旦引入星链网路,面对中国这个主要市场,一旦台海爆发军事冲突,马斯克是否又会再以「技术关闭」介入战争;当鸿海集团在大陆设下的经营网络遍及超过41个城市以及各大产业,自制低轨卫星作为军事用途恐怕也会受到政治压迫。
资安危机的讯息战
俄乌战争凸显星链网路中低轨卫星作为军事通讯的关键角色,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初期在社群媒体上更新战况,即时曝光卫星搜集的敌情资料,掌握俄军集结、进攻、回防路线等,凸显低轨卫星的资讯安全也成为了资讯战的重要议题;俄乌战争的起始是在太空卫星,双方投入人力干扰或入侵方式掌握一手资讯,促成资安攻击的比例节节上升,不时相互窃取情报作为欺敌战术,因而开辟资安危机讯息战的另一战场。
Eutelsat卫星讯号12月即将落地并且覆盖全台,由于低轨卫星成本低与数量多的特性,应对大陆军事威胁产生一定效益,但在防护卫星资安仍需取得国际合作,台湾肇因两岸情势未被列名参与这场「团队运动」;凭借鸿海单一组织的自身力量恐怕挂一漏万,在军事情报的掌握判读甚至可能遭到反制发动认知作战。
法规现实进退维谷
SpaceX台湾代表敦促政府修改合资电信公司,必须由当地资方持有至少51%所有权的规定,SpaceX要求持有100%所有权,并且还下最后通牒,若不修法就无法合作,目前台湾并无提出修法计划来做妥协;相较于其他公司在大陆必须要有当地合伙人已是反常案例,迫使SpaceX与台湾合作的前景受到法规与现实的双重打击。
政府因此想要吸引海内外资金共同打造「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规模型态,预计从现有的太空中心卫星部门分拆成立,为求能在战争等特殊情况下有「台版星链」能用,但是太空中心表示相关计划尚未成熟无法公开讨论,毕竟SpaceX也是当今唯一具备卫星发射能力企业而称霸全球;鸿海目前即便已经进阶太空产业,就以现有两颗低轨卫星也必须搭SpaceX火箭才能升空。
全球低轨卫星发展日新月异,各国官方企业纷纷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四大低轨卫星营运商SpaceX、Eutelsat OneWeb、Kuiper、Telesat陆续来台,同时锁定鸿海、仁宝、金宝、升达科、耀登、镭洋等卫星供应链厂商交流,受到台湾低轨卫星链具备成本技术等双重优势;当中又以SpaceX最具盛名且规模最大,也是率先将此一技术运用在现代战争中的代表。
民间企业的中华电信也与欧洲通讯卫星集团旗下子公司OneWeb合作,签署台湾低轨卫星独家代理合约,预计明年讯号就会覆盖全台,为了衔接6G行动通讯时代来临,也将布建700个低轨卫星终端设备站点;打造卫星后传链路 (backhaul)主要目的 ,在于确保天灾或战争时刻可以深化通讯网路韧性。
台湾复制「星链计划」自制低轨卫星在军事战略上仍无法自给自足,仍需透过其他国家协助发射,未来编制「太空军国家队」势必采取军事合作,才能因应区域冲突的国际角力,例如乌俄战争与以哈战争背后都有各自拥护国家,借此提供军事奥援长期抗战,作为「不对称战争」中的获胜筹码。
台湾自制低轨卫星到未来编制「太空军国家队」,仍受科技垄断、资安危机以及法规现实的严厉挑战,在科技垄断上,星链服务的使用权被拥有者的意志操控;从资安危机看,低轨卫星的讯息收集也将衍生窃取情报等讯息战;以法规现实面,全球最大SpaceX合作要求持有100%所有权也违背了台湾法规。「台版星链」除了打造低轨卫星作为军事神器,也要考量军民通用加速国军战力转型,能让「太空军国家队」避免上述风险找到大战略制高点而成立,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