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解放军新一代舰载机 歼-35战力惊人(蔡裕明)

歼-35又被称为「海四代」,在中共海军决定在航母福建舰上采用为舰载机后,歼-35或其外销版FC-31受到国际上的关注。(图/腾讯网)

2024年9月中旬,中国解放军辽宁号航空母舰编队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舰载战斗机与直升机的起降演习。这项演习旨在验证辽宁舰从训练舰转型为战斗用途,也测试歼-15B新型舰载战斗机,以及海上舰载机之运用与支援作战,可能同时进行神雕无人预警机或攻击11无人攻击机的协同作战演练。

辽宁舰在抵达既定的演习地点前,于9月18日穿越台湾东北海域,经过日本冲绳县与那国岛和西表岛之间的海域后,进一步进入太平洋。这过程引起日本的关切,防卫省立即进行监视和情报搜集,并派遣高波号与川内号护卫舰警戒监控。

辽宁舰此次演习的亮点无疑是歼-15B舰载战斗机的起降操作,这一举动强烈暗示中国正加速提升其航母舰载机的作战能力,并验证其在高强度作战环境中的性能极限,以及联合作战的战术。更有媒体报导,辽宁舰将测试「新一代舰载机」歼-35。

在现代海战中,航空母舰舰载机的数量对战斗胜负具有至关重要影响。根据兰彻斯特法则(Lanchester's Laws),舰载机的数量不仅会直接影响战斗力,甚至能以指数级增长大幅提升舰队的整体战力。

在实战中,歼-15B舰载战斗机能够迅速起飞、进行打击并返回航母,进行多次快速的作战循环。根据兰彻斯特平方法则,在现代化作战中,每架歼-15B战斗机能同时攻击多个目标或抵御多方向之威胁。当舰载机数量增至84架时,战斗力不仅仅是三艘航母简单相加,而是整体效能之大幅增长。

如果将中国的三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山东号、福建号)的84架舰载机与日本的加贺号和出云号护卫舰的舰载机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根据兰彻斯特法则来计算作战效能。

假设加贺号和出云号各搭载10架F-35B战斗机,总共20架,加上28架直升机的支援能力,中国舰载机的作战效能为7056,日本舰载机的作战效能为400。这表明,中国舰载机在数量上的明显优势,根据兰彻斯特法则,其战斗效能约是日本舰载机的17倍。即使考虑到F-35B的技术优势,中国航母打击群的战斗能力在数量上仍具有显著优势。

歼35可能成为改变中国航母的隐形战力

解放军部署歼-35将增强解放军航母的作战效能,尤其是在空中打击能力与战场灵活性。歼-35具备先进匿踪设计及武器载荷能力,能在高强度作战环境中发挥关键战力。相较于现役的歼-15战斗机,歼-35在航程、隐蔽性能以及作战性能上均有提升。

根据目前所见有关歼-35之性能诸元方面,歼-35的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仅为0.01平方公尺,最大作战半径达到1350公里,远超过目前歼-15的作战能力,使得歼-35能降低被对手雷达发现机率,也能够更为远距打击敌方目标,进一步强化解放军航母战斗群的远程作战能力,增加在战场的生存能力。

与目前解放军所采用的歼-15相比,歼-35更轻且更加高效,并能利用未来的电磁弹射系统(EMALS)从福建号等新型航母上起飞,这将提升航母出动效率与战机载荷能力。同时,歼-35与无人机、侦察机和其他舰载机能够协同作战,延伸预警与打击范围,形成更完整的海空作战体系。

歼-35作为解放军新型舰载战斗机,仍面临数项挑战。其一,发动机推力与可靠性不足,可能影响作战效能。其二,尽管具备隐形技术,但在美国与日本拥有电战优势的情况下,其匿踪效果或受限。

此外,歼-35的高维护成本及其与其他作战系统的整合度,将影响长期运行的表现,且可能受到国际军事技术和零部件管制的限制,进一步影响其升级和改进潜力。

当解放军运用多艘航空母舰形成三个打击群(北海舰队的辽宁号、东海舰队的福建号、南海舰队的山东号)时,使其能够在海上布局多层次防御系统。这种多层次防御策略将会加强中国的「近海防御」战略,从第一岛链的外围,经由冲绳和宫古岛的通道,延伸到巴士海峡,构成海上防御屏障。每个航母战斗群能负责不同海域,形成纵深防御体系,让中国能防止其他国家对于台湾的驰援。

在台海或南海等潜在冲突区域,中国可以运用海上民兵或海警船舰作为游击单位,并与航母打击群相互配合,结合灰色地带作战,增强对台湾的内部压力,以及对外部势力的防御压力。这些准军事部队可以随时转移作战地点,进行突袭。

同时,解放军可以利用海上无人舰持续进行海上监控,并收集对手舰队和潜艇的行踪与活动情报。亦或者,执行自杀式攻击任务,携带高爆炸药直接冲撞敌方舰船或设施。

数据筑城的海上防御网

航母在进行作战时,通常需要由驱逐舰、巡洋舰、潜舰等组成航母打击群以提供全方位的护卫及支援。虽然没有明确消息,但有媒体报导指出,中国正在朝着建造第4艘或第5艘航母计划发展,从目前建造时程来看,预计到2030年代应会拥有5艘航空母舰组成的舰队,以与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打击群相抗衡。

针对中国航母打击群发展,台湾可在AI技术、无人机应用、情报搜集等三个面向强化国防应处。在AI技术方面,台湾可透过与发展机器学习技术强化战场态势感知,增强防空及反舰辨识能力与决策流程,借此缩短对海空威胁反应时间,进一步增强台湾防御能力。

在无人机方面,台湾应积极采购和发展多种类无人机舰,将其应用于侦察与搜索、监控和攻击作战中。由于无人机舰能节省人力资源,提升海空情报搜集能力,并掌握中国航母打击群的即时动向,进一步可以研发无人机用网络战斗系统。

在情报与反情报方面,现阶段应加强跨部队与军种的资讯共享与分析平台,整合各类侦察数据和情报来源,提升对中国航母打击群行动的精确掌握,并及时部署反制措施。同时,必须强化资讯保全与反情报机制,防止机敏情报遭到渗透或外泄,并透过建立严密的适性评估与管理系统来保障资讯安全。并建立能对应混合战争与认知领域资讯战能力,强化电信、图像、公开与人员情报能力,包含利用低轨卫星强化通联等。

日前立法院预算中心指出,众多战斗部队编现比未达8成。面对无可逆转的少子化困境,台湾更应加速发展无人机舰、车辆系统,减少依赖传统作战人员,应对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同时学习其他国家做法,调整编制,聚焦提升部队质量与效率,并强化训练与装备,最大化有限人力的战斗效能。

(作者为实践大学通识教育二中心副教授,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