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美中供应链交锋 韧性对决开放(蔡裕明)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大陆北京开幕,并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新华社)

前言

中国于11月28日举行首届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该博览会旨在中国牵头促进全球产业供应链的合作,同时重视绿色低碳发展与数位转型。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在拜登总统主持下首次召开白宫供应链韧性委员会(Council on Supply Chain Resilience)会议。该项会议旨在加强美国供应链来降低美国家庭成本并控制物价,其中并且表示将透过各级联邦政府之间的数据共享方式来提高监控供应链的能力,并且建立「多边伙伴关系」来强化美国所主导全球供应链的安全。这标志着两国在满足各自经济需求,并构建全球新型态贸易体系方面交锋与对决进入新的阶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链博会上表示反对保护主义、经济脱钩及供应链中断,这是接续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0月在一带一路倡议论坛反对「脱钩断链」的主张,并承诺建立一个开放且具包容性的供应链架构并吸引外资的平台。美国则更为强调国防、医药与半导体等需要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并与印太地区13个国家签订新协议,防止加峻未来供应链问题与风险。

中国强调「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今年正值中国出台「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周年。的确,中国的带路倡议已是北京对于亚洲与欧洲的一项全球拓展战略,其擘划为借由基础建设的产业投资,覆盖农业、能源、基础设施、数位经济、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促进各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整合亚欧两大市场。因此,链博会可以视为下一阶段「一带一路」的「升级」合作平台,作为产业供应链并融入全球产业供应链的重要平台。

在链博会当中,中国并提出《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首先,报告当中直指区域化、多元化、数位化和绿色化的全球供应链趋势,中国在区域化与数位化有其优势;其次,报告说明全球供应链是全球化且高效协同的跨国组织型态,涵盖从供应商到最终使用者的所有关键参与者;再者,全球供应链之促进,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应对全球性挑战并改善民众福祉,而中国可在维护供应链韧性与稳定扮演重要角色;此外,中国可为全球供应链合作提供四大机遇,包括市场机遇、产业机遇、政策机遇和创新机遇,与此同时,中国所拥有的市场与多样化产业,可以与各国进行「产业、产能合作,带动发展中国家更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最后,中国已是全球供应链的受益者与维护者,将更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从战略的高度来看,中国结合「一带一路」和其他多边或双边贸易协议,与国内对于绿色产业与数位转型,正寻求深化与其他国家的产业与经济合作,以稳固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同时,积极参加全球治理的项目与内容,结合习近平于11月27日所言的,加强涉外法制建设,并且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美国强调规避风险建立韧性的重要性

美国针对供应链安全与韧性所举行之供应链韧性委员会,旨在推动长期、由政府主导来建构持久的供应链韧性,而且由国家安全顾问与国家经济顾问担任共同主席,并包括国防、能源、运输、情报等各部会的部长和高级官员。根据白宫的新闻稿,美国设置供应链韧性委员会与相关举措,主要包括以下数项。第一,利用国防生产法案(Defense Production Act)增产必需药品,美国将扩大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在国防生产法案下的权限,投资于美国国内制造必需药品、医疗应对措施及关键原料,此可强化医疗产品及关键食品供应链之韧性。第二,加强跨政府供应链数据共享能力。美国政府现已发展数个跨政府伙伴关系以改善供应链监测和策略,运用专业知识和数据分析来开发创新的供应链风险评估工具,例如,美国运输部的货运物流优化工程(Freight Logistics Optimization Works)规划或与农业部合作,提高美国货柜农产品运输的数据透明度计划。

第三,美国持续投资关键供应链,其中包括国防部对于防御关键供应链的投资,并将于12月份发布首份《国家国防工业战略》(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al Strategy),作为指导未来3至5年的产业基地政策发展和投资。第四,规划长期工业韧性和未来供应链投资,启动4年一次的供应链审查,该审查将更新定义为国家和经济安全关键的行业、部门和产品的标准,并对于数位和人工智慧技术之关键领域进行投资。这些行动均旨在强化美国的供应链,降低家庭成本,并确保美国人能及时获得所需商品。

从战略上来看,这是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的根本重组。美国已将供应链安全视为国家安全的一环,同时面对从新冠肺炎到如今的地缘政治风险,美国正致力于全球供应链的重组并结合「可预测性」的民主国家,寻求供应链的多元化,同时提升其国内制造能力,特别是在国防与和关键工业领域。

技术竞赛的起点

美国与中国间之竞争正达到一个奇点(singularity)。与2022年相较,今年在美国联邦和州级别针对中国的法案增加45%。由于华府与北京陷入技术的军备竞赛,这些政策举措,包括投资限制、制裁措施和平台监管等综合措施,将显著改变美中关系。

从美国2021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IIJA)、2022年的组建「晶片四方联盟」(Chip 4)再到今年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当中的《供应链韧性协议》(Supply Chain Resilience Agreement)与《晶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等历程,不难看出美国希冀在技术领域对中国「降低风险」并展开竞争,并结合民主国家的产业建立技术霸权(techno-hegemony),这才有拜登在供应链韧性委员会最后所提到的,「50年后,当历史学家们审视这一点时…美国供应链与全国各地的制造业工人会说,这就是美国赢得21世纪竞赛的开始」。

中国现今致力于建构一个对全球供应链产业开放的国家形象,这与西方国家努力减少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依赖形成鲜明对比。根据链博会的新闻稿表示,来自中国以外的参展商达到26%,更有许多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与代表。然而,由于近期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从俄乌战争到以巴冲突,再到台海两岸关系发展的疑虑,以及今年5月中国数据资讯提供商万得(Wind Financial Terminal)限制海外订户取用数据以及7月实施新版《反间谍法》,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选择不再中国进行投资,而是将投资转向到印度、墨西哥或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无论根据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或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资料,近来对于中国的投资均呈现下降趋势,使得链博会成为未来中国抢占工业与供应链市场的关键举措。

在美国与中国在供应链的竞争下,台湾也应继续加强与美国在关键领域之合作,特别是在半导体、关键技术与产业数位化进行转型的合作,并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产业与经贸依赖。同时,鉴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对数位化和绿色化之重视,台湾宜应强化在这些领域之能力,包括发展高科技产业、绿色能源和数位转型,两岸的大学也可针对如ESG、碳权与碳税或绿色能源的先导性讨论与对话。

(作者为实践大学会计暨税务学系副教授,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