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台海战役不是《路透》想像的样子(罗庆生)
1架双座版歼-20战机据说出现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的试飞场上,颠覆世人对于未来战争的想像。(图/网路)
战神是个变幻莫测、性情怪异的神祇,经常以人们想像不到的面貌出现。目前台海紧张,各方关切,分析报导很多,《路透》最近发表的6阶段中国攻台想定引发国际关注,但未来如果真有台海战役,或将不是你想像的样子。我们先从一篇报导谈起。
据报导中国大陆的歼-20双座机已经首飞,虽然未经官方证实,但网路上流传影片显示滑行画面,即便尚未首飞,首飞也不远。这款传说型号为歼-20S的战斗机是全球第一款双座五代机(早期划分法为第四代),美国的F-20、F-35,俄罗斯的Su-57都没有双座机的设计。
这款双座机的功能到底是什么,不确定,只确定不是什么。歼-20总设计师杨伟在今年珠海航展时已强调不是教练机。既然不是教练机,歼-20S驾驶之外的另一位飞行员,就是负责操控作战系统的武器官。最合理的推论是操作无人机。果真如此,就可能是一款「改变规则」的武器,将改变未来的作战模式,影响深远,不是「加个座位」那么简单。
将军是打上一次的战争
在分析歼-20S的战略意义前,先提一下《路透》最近发表的6阶段中国攻台想定。这个想定号称由多名台湾、美国、澳洲和日本的军事专家、现役或退役军官共同推演出来,由封锁马祖开始,再到入侵金门、限制通关、全面封锁、飞弹攻击、最后全面侵台,引起美、日、澳出兵协防台湾,爆发东亚大战。
想定就是写剧本(这是真的,英文两者是同个单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想定不是预测,只是提供读者多方面可能性发展的观察。好的想定是多维度的,也就是2个、4个或8个,然后说明到底是那一个(或2个、3个)变项促成事件往不同的方向发展。《路透》只提供一个,也没说明变项。当然作为媒体而不是智库,不需要那么专业,这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这想定真正的问题,是以二战时的「太平洋战争」模式推演战争,这比国防部台海防卫作战想定的「波斯湾战争」模式还要落伍。国防部想定一开始就是共军飞弹攻击,所以「战力防护」才会成为台海防卫作战的第一步。《路透》这想定政治性比专业性高,似乎刻意推演成东亚大战来警告世人。共军如果真打台湾,不会那么复古地一个岛、一个岛攻占,给美军印太司令部集结日、澳联军的时间。现在战争节奏非常快,未来更快。
台海战役是未来式,所以真正的战略专业,会关切未来的作战模式。武器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发挥战力将决定战争胜负。著名英国军事史学者李德哈特在二战结束后访谈多位德国将领,编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一书,为权威之作。他总结二战法军为什么会败得那么惨,感慨的说:将军是在打上一次的战争。
怎么说?法国获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法军也成为全球军队的典范,大家建军都参考法军,唯有德军没有。当时各国都在发展新武器:号称陆战之王的战车。德军以集中使用原则,将战车集中编成装甲师,再集中装甲师编成装甲军,再集中装甲军编成装甲兵团,最后发展出以装甲矛头撕裂敌军防线的「闪击战」理论。法军则依据一战经验,坚持步兵传统,将战车配给各个步兵师。所以战车总量虽然双方差不多,但战场上却看到满山遍野的德军战车,一路摧毁一个接一个的法军步兵师,成为法军惨败主因。
1991年波斯湾战争,这是人类进入「数位时代」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大家都在看美国领导的多国联军,如何对阵有8年两伊战争经验、号称百万雄师的伊拉克大军。1月17日美军一声令下,数以千计的各式飞弹呼啸而去,摧毁了伊拉克防空系统后接着日夜空袭,伊军战力全毁。陆战开始100小时,战争结束。联军以378人死亡(而且死于友军炮火意外的比战死还多)的代价,换来伊军伤亡10余万人的惊人战果。这就是「波斯湾战争」模式。国军基于料敌从宽原则,判断共军攻台也可能在战争初起的第一时间,即以各式飞弹对国军基地发动饱和攻击,所以才会那么重视「战力防护」,以确保在第一击后,仍有足够的制空、制海与反登陆战力。
问题是,未来台海战役真的会这么打吗?波斯湾战争虽然是第一场「数位时代」的战争,却不是两个数位化部队间的交锋,而是数位化部队打工业化部队,战力有「代差」,才会有惊人战果。就如同鸦片战争,英国的工业化部队打清朝的农业化部队,打得那么摧枯拉朽。至于两个数位化部队间的战争将怎么打?不知道,因为没打过。不过可以确定是,电脑晶片随着摩尔定律功能快速增加,数位化武器的战力提升也非常快速。如果只有打上一场战争的准备,不能掌握未来作战模式,很可能是输家。
无人机的作战模式
中国研发歼-20S的战略意义,就是新作战模式正在发展的表征。美国F-22、F-35都不能改装成双座机,不是没那个技术,而是因为机内空间已经塞满,没有地方可以再塞个座位。硬要改还不如重新设计一款新战机。歼20能改双座,应该是研发定型时就已经有这个构想。歼20最初面世,各方就对它机身那么长感到困惑。F-22长18.92公尺,F-35更只有15.4公尺。歼20却长21.2,足足比F-22多了2.28公尺,显得异常笨重。当时有分析认为是中国的技术不够好才不如美国隐形战机轻巧,现在看来或许是深谋远虑。
没有第二个座位让武器官上机,美军的解决之道就是研发人工智慧(AI),让AI操作无人机。称为Skyborg的AI研发顺利,已经成功的操作过几款无人机,未来可以驾驶忠诚僚机,搭配F-22与F-35的执行任务,或者作为美国研发中的「下一代制空战机」(NGAD)的标准配备。
不过单机无人机还不是改变规则的武器系统,可能改变作战模式的是无人机集群技术。原理类似无人直升机表演,数十架甚至上百架无人直升机在天空变换队形,排出图型或字幕,而只要一部电脑操作即可。将操控的AI用到定翼机上再军事化,就成为无人机蜂群。无人机价格比飞弹便宜许多,以大数量攻击可以瘫痪防空系统。想像一下,如果一架隐形战机透过集群技术指挥十数架无人机,对目标发动自杀式攻击,将是什么场面?如果采集中使用原则,十数架隐形战机指挥数百架自杀无人机,又将是什么场面?美国有GPS,中国有北斗,透过导航系统导引,精准不成问题。
美、中都在发展无人机集群技术,美国有女武神(XQ-58),中国有飞鸿(FH)-97。Skyborg也将进行指挥多架无人机飞行的实验。双方都大力投入研发,无人机作战技术将愈来愈成熟。
因此,未来如果真有台海战役,从这些新武器的发展来看,不会是《路透》编剧的「太平洋战争」模式,也可能不是国防部想定的「波斯湾战争」模式,而是一个无人机为前导的战争。
但是再进一步分析,中国研发这些先进武器:歼-20S、各式无人机、东风17高超音速飞弹、003航母、055万吨驱逐舰、096飞弹核潜舰…,难道是用来打台湾的吗?显然不是,因为杀鸡用不到牛刀。合理推论解放军的假想敌已经不是国军,而是美军。这也就是说,未来如果真有台海战役,或许不是中国内战或台湾独立战争,而是美中争霸战。这就要看「中美终须一战」与「武统台湾」,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哪个分量比较重了。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