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无人机国家队 别搞错方向(谭传毅)
推动嘉义无人机产业聚落,蔡英文盼业界提升全球影响力。(图/总统府提供)
蔡总统一向喜欢组「国家队」,最近又组了一支位于嘉义的「亚洲无人机AI创新应用研发中心」(亚创中心)的「无人机国家队」。
看起来「无人机国家队」企图发展系列无人机,从战场观测型无人机到战略型长航时无人机都有。会不会又犯了好大喜功的老毛病?
例如,若想进行1000公里的源头打击、或打击在滩岸集中的解放军部队,之前应该派遣无人机做打击前的最后侦察、并确立打击目标,以目前国军实力而言,可能飞抵北京、上海或大陆沿岸吗?既然做不到,还是放弃源头打击的念头吧!
如果真有两栖登陆这件事情,登陆之后立即转入城乡战,届时敌我混杂在一起,只有小型化与轻量化的无人机能够发挥功能,例如蜂群无人机。国军何不务实思考能在城乡战中发挥功能的蜂群无人机?
国军无人机的问题:以锐鸢为例
根据媒体报导,国军无人机例如陆军锐鸢原用于前进观测,但效果不佳,后转交给海军侦察周边海域;陆战队的红雀无人机也是用于野战观测,还有研发中的剑翔反辐射无人机、以及尺寸和MQ-9B相当的腾云无人机(但不知性能是否也相当)。
我们以俄军营级战斗群为例,在应对乌军海马斯火箭炮时,先由作战旅(下辖约2个营级战斗群)派出侦察型无人机,发现乌军海马斯之后立即向旅部回传情报,旅部再把情报转给营级战斗群的炮兵营;等到炮兵营开始反应,乌军轮型机动的海马斯早就跑掉了。这是情报流通不顺畅导致。
后来俄军炮兵营也开始大量使用无人机用以搜索、打击和校正弹着,极大的改善了俄军作战效能。
诚如媒体报导,陆军锐鸢无人机效果不佳,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锐鸢的侦察设备很差?情报无法传输回来?传输的效果很差?还是根本无法传输到基层部队?
为何陆军不用锐鸢、却转交给海军?从这点看来,锐鸢的感知性能的问题很大,对于复杂环境因素例如压强、力矩、磁力、热源、颜色、湿度、声源、甚至于是放射线的感知能力或许根本就没有,更别说自主(AI)侦察的能力。锐鸢有的,可能就是一部简单的雷达,干脆交给海军比较实在。
如果连锐鸢都不适用了,战略型长航时无人机例如MQ-9B就更是不适用,就算看得到却打不着、打得到却不敢打!未来「无人机国家队」实在没必要研发这种大型无人机,还不如发展小型蜂群无人机比较实际。
蜂群无人机才是国军的未来
军方动辄喜欢高论「不对称作战」,但是做的全都是「对称作战」;例如国机国造、国舰国造或潜舰国造等等,都是拿着国军的小胳膊去和解放军的大腿较劲,把有限的资源全都浪费在邪恶的大脑里面。
勉强算得上是「不对称作战」的,大概就属蜂群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Cluster),当然还包括无人导弹艇、无人潜航器、无人战车等等。
蜂群无人机初期设计是假定单架战机遭到打击,邻近机群可以采取饱和式甚或自杀式攻击对方。2016年10月,美海军3架F-18战斗机投放103架山鹑(Perdix)小型无人机,开启了蜂群无人机攻击系统的发展。
蜂群无人机可在第一波配合其它载人部队,打击敌军指挥中心、防空系统、海空军兵力、导弹阵地和雷达站等,成本远比飞弹低得多。
蜂群无人机必须具备相当的自主能力,这样才可能自主协调对敌展开行动的低成本中小型无人机集群。这里所谓的自主指的就是AI技术,而且必须和C4ISR连结在一起,才能最大化扩张其功能:不间断侦察与打击、以小博大的系统化作战、低成本与低风险。
蜂群无人机发展至今已具备实战功能,主要由多架小型无人机、遥控指挥母机、资料链传输等组成。其中,遥控指挥母机是蜂群作战(忠诚僚机)的中枢,可由地面控制站或空中母机负责操作。
明确了作战目标之后,遥控指挥母机开始规划行动,包括:目标分析、蜂群编配、威胁分析、任务分配、战术规划、航路规划、协同规划等,展开对地、对海、对空作战。
还有更重要的,蜂群无人机可进行城乡作战。蜂群无人机以其匿踪特性飞临建筑物,对重要部位进行爆破、狙击、骚扰、斩首,制造恐怖的政治与心理影响。
未来解放军必然大量出动中长程无人机和蜂群无人机攻台,甚至于进行斩首行动,国军必须有反制方法。
反制蜂群作战
虽然蜂群无人机具有智慧化、数量多、小型化、低成本等优势,但是缺点也不少,例如防护力差、机动力弱、「蜜蜂」之间数据交换过于频繁可能泄密等问题。国军可针对蜂群无人机的弱点采取反制措施。
第一,提升侦测效能。当前超宽频成像雷达、主动/被动阵列雷达、电视摄像、红外和磁力感测器,甚至于是地面观测站等,都可探测蜂群无人机外形、声音、红外等情报。
第二,软杀。针对蜂群节点进行电磁干扰、压制及欺骗、切断或扰乱蜂群无人机导航、个体之间及与控制中心的传输链,也可向蜂群控制系统注入病毒,进而俘获或使其自毁。
第三,硬杀。运用雷射武器直接打击解放军蜂群无人机,或以飞弹摧毁对方维持无人机运作的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中科院曾试射若干次「射高无限」的飞弹)、地面控制站、通信中继和指挥所等关键节点,并对有人机与无人机基地、陆地、海洋实施打击,捣毁蜂巢。
第四,以集群对抗集群。实施无人机前出侦察,并配合无人机的电磁对抗、自杀式集群拦截和防空作战,增强对蜂群的拦截能力。
软杀方式可能在浪费时间,特别是干扰无人机与地面站通信。因为未来的无人机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人」的因素不断减弱。同时,电子欺骗能力增强,无人集群通信扩频、跳频的广泛使用,电子作战最终将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很难出现某方压倒性的优势。
看起来,硬杀才是硬道理!国防部战规司提出「科技与火力取代人力」之际,不可忽视空军无人机与海军无人艇和无人潜舰的发展。这不但可以节约兵力、发展技术、更是不对称作战的重要组成。
结论
国军往往耗费巨资于「对称型」的国造武器,但对于真正「不对称武器」例如轻量化、小型化与无人化的武器却嗤之以鼻。
如果,国军马上取消一系列「国造」计划,把资源投入到集群无人武器方面,相信可以获得立即的防御性效果。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法国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