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半岛随笔/看南韩限电引发「废核」阴谋论的始末
在台湾,几天前因大潭电厂跳机造成全国大停电,不少拥核人士借机公开要求应「重启核电」,再度与反核人士陷入争执;事实上,不过几周前,南韩也因为一项限电措施,引发文在寅政府「废核」阴谋论,传媒与社会针对要不要摆脱对核能的依赖,也有极度不同的看法。
南韩是世界上高度依赖核能发电的国家,2016年核电的比率已占总体发电的37.5%,是台湾的3倍。文在寅总统就任后,宣布将在国家社会取得共识下,走向「脱核」路线,两个月前,正在兴建中的核电厂机组施工作业,也被暂停。而7月时,政府的「限电」措施,引起拥核的保守派媒体,广泛的讨论。
这起「限电」争议,要从一项制度谈起。2014年底,南韩导入电力需量反应(英文称作Demand Response,简称DR)的制度,政府和3000多家工厂、大型企业或量贩店签约,在特定时间发出限定通知,业者得在1小时内限制用电,而政府则依照节省下来的电力换算,支付给合作业者补助金。
事件的开端,在于文在寅总统自5月初上任来,短短3个月,政府已经先后发动了3次测试限电及2次正式限电,共5次指示。要求节电时间为中午过后,时逢炎热夏季,再加上又是上班时间,这阶段是全国用电量的高峰。
签约业者抱怨,去年夏天,南韩碰上20多年来最热的夏天,全国电力备转容量率掉到只剩个位数,但当时朴槿惠政府都没有发布限电要求,反倒是文在寅总统上任后,限电发布次数频繁,也未及早提示,带给他们经济生产活动上极大不便。
南韩产业通商资源部则回应,会发出限电合作的要求,是因为出现发电机组故障,全国用电量又创新高,今夏备转容量率只剩下12%,若没有赶紧发出限定,届时备转容量率可能会跌破10%,电力供应就会出现危机。
根据政府与决定加入DR计划的合作业者间订定契约内容,政府一年可以下达最多60小时的限电合作指示,但业者却认为政府应该提前更早的时间告知限电,让参与者能有心理准备因应,要求给予更多缓冲时间。特别是对签约加入的中小企业,突然宣布接到限电的指示,让许多业者大喊吃不消。
南韩保守派和媒体就跟着指责,新政府不想让用电吃紧的真实样貌被公开,所以才要使用这种「限电伎俩」,让全国备转容量率的数字变得好看,掩盖电力供应紧绷的实态,这样新政府才能无阻碍地且合理地推动「脱核」。
政界与媒体的攻势连串发出,南韩产业通商资源部出来灭火澄清,政府并未强制管控公司企业的用电,加入DR制度的业者,不论有无达到节电成果,都能获得政府发给的核销金额,也会依节电量来给予绩效奖金。
同样有意见指出,DR制度明明就是保守派执政时,因为电厂不断出包、跳电事故不断,造成全国「电力大乱」时,为改善供电问题所推动的,现在却沦为在野党反向抨击这是进步派为推动「脱核」的阴谋,明显是「换了位子也换了脑袋」。
有趣的是,近来经常能看到积极拥核的南韩保守派报纸,还有对文在寅总统较友善的进步派报纸,针对核电议题相互叫嚣。
保守派大报认为,文总统推动让兴建中的核电厂中止施工,不仅独断而且违反规则,也造成太多财政上的浪费,而且在往后电力需求增大的情况下,核电厂被关闭,老旧核电厂也终止发电,未来供电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可能会造成电价上涨,最后成本将转嫁到民众身上。
进步派媒体则反驳,日本已发生福岛核灾,至今仍难以善后,南韩核电厂机组分布密度高,有的还在地震带上,安全本身已有疑虑,物色核废料存放处也是大问题。另外,数十年下来,南韩保守派、财阀和核能学者,为获庞大利益,而鼓吹核电的共同体,却无法担保安全,核电这样发展下去,会有疑虑。
主张脱核的文在寅政府,还有对核安心生疑虑而不断表达反核的市民团体,对上垄断市占率的保守派主流媒体积极拥戴核电,两派的争执,预料将会持续相当一段长时间。
更多镜周刊报导【韩半岛随笔】极热首尔 「携带型风扇」成抗暑新宠【韩半岛随笔】「韩式炸鸡」旋风背后…你所不知道的泡沫危机南韩记者创办在地版Uber 「随叫巴士」吸引政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