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端端的怎么就吐钉子了?金马新导拍《南巫》不平等待遇是大马华人被下的降头

周刊(图/传影互动提供)

吉安温柔地说鬼故事,他一点也不想吓人,他想用最写实真诚的方式,说位于马泰边界多元民族的家乡事。

奄奄一息的父亲瘫在床上,突然一阵作呕,母亲赶紧拿痰盂罐去接,向里头一望,才发现他吐出的竟是血,母亲颤抖着往罐子底捞,捞出几根生锈的铁钉。「好端端一个人,怎么突然就吐钉子了?」电影南巫》中的母亲眼神里满是恐惧,对着镜头质问

这个问题,连导演张吉安到今天都还在问自己,「世界上有太多没办法解释的事情了。」来自马来西亚的张吉安凭着长片处女作《南巫》,一举夺下第57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入围最佳原着剧本奖,电影4月1日于台湾上映。

这部片演的是他儿时的真实经历。出生在民俗信仰多元的马泰边界吉打州,被下降头、吐钉子对张吉安来说,从小看到大,其实不算太光怪陆离的事,但剧中星马边界北嫁上来、不谙马来信仰的母亲,不信真有下降头这回事,一会儿拖着父亲进大医院求诊,一会儿拿着沾着血的铁钉去五金行问通路来源。

有些观影人看了也不信,以为张吉安想讲鬼故事,事实上,他真正想说的,是马来华人生活的离散史。「降头只是一个引子,引入主题。」张吉安讲起话来很温柔,看上去确实不像想拍惊悚片、刻意吓人的导演。

不平等待遇

是马来华人被下的降头

《南巫》的背景设定在1980年代的马来西亚,1987年,马来人与华人因长期文化差异,加上政治上种种不平等的待遇,爆发茅草行动华族马来族对立加深,执政党以「马来族统一」之名,逮捕不少反对党分子和华族人士。张吉安形容那段时期像白色恐怖,「华人的不安就像中降头一样,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解决、不知道如何去治愈自己身分边缘化。」

茅草行动:马来西亚政府根据「内部安全法令」,大举逮捕国内政治领袖知识分子,并关闭3家报社限制言论自由。

张吉安忆起求学时期因华人身分所吃的亏,虽说华人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族群,「但在资源分配上也永远是老二,好的都被老大拿完了。」考大学就是血淋淋的例子,马来西亚在政策上有「固打(quota)制」,马来人和土着享有进国立大学名额优先权。张吉安共有4个兄弟,他是家里唯一1个念到大学的,「华人能够进到国立大学非常不容易,我算家里会读书的,也只进得去私人大学,爸妈很失落。」

张吉安的父执辈望子成龙,一方面希望孩子能打破马来华人的限制,考进国立大学,另一方面却又消极保守,不愿去冲撞体制。张吉安谈起家庭教育,「他们都是非常典型的华人,认为生长在这个国度,不要乱说话、不要乱批评人、不要跟友族同胞发生冲突,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安静。」张吉安话说得平淡,骨子里却很叛逆,从小因种族受到的不平等对待,早在他心底落了根,「这种警告虽然小时候受得住,但我长大后反而像脱缰的野马。」他从不认为身为华人,就该安静听话。

吉打对他来说是家乡,却也是个被遗忘的边界,「总觉得乡下的孩子如果不离开,一辈子都会从事农耕工作,我想赶快长大离开家。」张吉安知道马来华人身上的种种限制锁不住他,吉打大大一片稻田也圈不下他,他要离乡,带着边界这些马来华人的挣扎,让更多人看见。

《今周刊》(第1268期)

更多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268期)

阅读更多文章,欢迎加入今周刊粉丝团&LINE

你可能也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