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响应CA100+目标 以ESG投资布局未来
(鸿海科技集团土城顶埔厂内的首条口罩产线已于今年三月试产验证成功,随即加入口罩国家的行列。图/鸿海提供)
鸿海科技集团(2317)董事长刘扬伟10日出席「2,020国泰永续金融暨气候变迁高峰论坛」,与外界分享鸿海过去几年来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投入,借由创造新营运商机、降低「隐形成本」等措施,逐步构筑「EPS+ESG=永续营运」的思维。
刘扬伟同时也在论坛中说明集团在宣布响应「气候行动100+」的具体的目标与承诺远景,期望能带动供应链和同业能够一起响应,共同建立责任制造的准则。
鸿海科技集团已于11月6日正式宣示,响应气候行动100+(Climate Action,100+)指导委员会所提三大目标,鸿海旗下所属厂区除遵守当地政府的碳排放政策,也将持续强化气候变迁治理、对温室气体排放采取行动及依照气候相关财务揭露建议(TCFD)进行资讯披露。在今年年初时,鸿海也已于CSR报告书中以2015年为基期,立下减碳、节能、废物处理等的相关绿色环境保护目标,包括2020年碳排放下降24%、节能22%、100%转换率及焚化率低于10%等目标。
刘扬伟表示,真正的领导级企业,不只是商业世界的领导,也应是社会的领导力量。因此永续经营,除了反映企业财务数字的EPS外,彰显企业在社会、环境永续发展贡献的ESG也越显重要。这就是鸿海『永续经营=EPS+ESG』的理念」。
刘扬伟除在座谈中分享对「环境」保护设下目标宗旨外,也提到鸿海在过去一年间在「公司治理」、「社会参与」上推出的新措施。
在对内、对外沟通方面,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鸿海打开园区大门,在中国大陆几个主要园区举办「开放富士康」活动,让员工眷属、社区邻里、大专院校能更了解集团运作情形;对内则是每一季举办「员工座谈」,由刘扬伟与基层同仁面对面沟通,即使疫情爆发后,也透过视讯的方式持续召开。在员工福利方面,也因为公司内部的直接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因此今年下半年在深圳龙华厂区推出第一阶段「好管家」宿舍改善计划,优化同仁在园区内的住宿环境,让员工住得安心、住得舒服。
在台湾,鸿海照护员工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提升,今年提高员工生养育福利,推出「0到6岁公司养」的策略,只要7足岁以前的鸿海宝宝,每个月都能领1万5的养育津贴。到目前为止,总共有1,052名「鸿海宝宝」受惠。此外,鸿海在民国93年就成立了鸿海教育基金会,到今年已经16年了,历年来基金会已经帮助全台湾超过3万名学生,捐助了超过20亿元用于社会的救助参与、多元教育等。
今年初新冠疫情爆发,鸿海主动加入国家队投入口罩生产,协助防疫,同时先后捐赠给予全台10个社福团体、新北市政府以及新北市土城厂区邻里等单位一百多万片口罩,今年下半年疫情趋缓之际,公司连续举办两场净滩活动,透过更多元的活动,支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刘扬伟强调,推动ESG也许会增加「显性成本」,但是做了这些努力也会让员工对公司更有向心力,员工在工作时更放心,所以在「隐形成本」上其实是减少的。鸿海也把ESG当作一个契机,表现在产品推动上,发展绿能环保的电动车就是一个例子。未来期盼结合更多伙伴在ESG的议题上共同耕耘,鸿海除了本身努力外,也希望我们的供应链和同业能够一起响应,共同建立责任制造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