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甄嬛传》之5/从果郡王变为果亲王的悲哀

文/Rosy

关于爱新觉罗‧允礼个人,除了历史上确实真有其人之外,小说改编为电视剧中暗藏的许多线索,也让我觉得颇堪玩味。

首先,或许很多人会思考:为何架空小说的时空,最后会选定改编为雍正皇帝时期?

甄嬛无数次提到杏花,她在书中重复强调的那句话是:「杏花虽美,可结出的果子极酸,杏仁更是苦涩,若做人做事皆是开头美好,而结局潦倒,又有何意义?倒不如像松柏,终年青翠,无花无果也就罢了。」

除了年羹尧兄妹可以代入书中最重要的政治军事和人物之外,允礼受封的「果」字,还有他那汉人出身的母妃,都是可以对得上小说人物的重点

上图是蒋廷锡所绘允礼像,引用自维基百科: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c/Yinli.jpg

「果郡王」(李东学饰演)在电视剧里面,大致上符合了历史人物的性格,按照允礼的画像来看,姿态闲散从容,还翘着二郎腿,以一个皇室子孙而言,肯定是个不羁于世俗之人。

允礼的生母是康熙帝庶妃汉人陈氏纯裕勤妃,并非电视剧中所说的「舒太妃」,旗籍是正红旗,底下第三张图跟着他的却是正白旗的兵马,倒是一点小小错误。

允礼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十七子,也是雍正帝的异母弟,雍正元年四月封果郡王,先后掌管理藩院、户部三库,可以说,隆科多还曾经是他的属下,而能够管理户部之人,还能得着「聪明持重,政绩斐然」的评价,个人能力也肯定不差。

允礼真正受到重用,是到了雍正帝末年,历史上说他深受宠信,又擅长书画丹青,自号春和堂静远斋,对于佛法有相当的研究,就连乾隆帝即位后,还授与他总理事务大臣,甚至以雍正帝的幼子弘曕为果亲王嗣,可见相当受到康雍干三朝父兄姪的重用。

与电视剧中不符之处,还有允礼的死亡,真正的果亲王是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二月初二病死,活了四十二岁,谥号毅,称为果毅亲王。

历史上的爱新觉罗‧允礼多才多艺,着有《春和堂集》、《静远斋集》、《奉使纪行诗集》,而电视剧中描述他四处出使,走遍名山大川,譬如到宁古塔(今日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去探望甄嬛的家人,或者去蜀地四川游历,或是跑去准噶尔办差,可以说是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人。

允礼是康熙帝廿四个儿子里面的少数异数,并不参与「九王夺嫡」的皇权之争,史上称他「豁达识体」,乾隆帝在他死后还感到「若失股肱」。

真正的允礼工于书法,擅长诗词,喜好游历,雍正三年颁旨赞他「实心为国、操守清廉」赏亲王俸禄,雍正六年二月又以「效力忠诚」晋为果亲王,如果熟悉雍正皇帝的改革重点「摊丁入亩」与「火耗归公」等政策,户部肯定要全力配合,那么允礼在实施这些政策上也绝对出了不少力。

然,电视剧既然以后宫女主角甄嬛为首要,就没有特别把历史上的允礼写进剧本。

不过,剧中的果郡王气质还不错,笑起来颇为阳光,对待任何人从不摆架子,看着就是个和气风流、潇洒自得的模样,算是符合小说设计的人物(清河王玄清)造型。

对照的则是皇帝的出行仪仗,数不清的人们簇拥着天子车马,平日多少奉承的阿谀言语,看得就教人觉得虚伪。

而进入在这样的皇宫里面,允礼总是小心翼翼地,一点一滴细密留心,他特别喜欢荷花,性格也如塘中芙蕖那般,具备「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质,因此他曾经在甄嬛生辰(四月十七日)的时候准备满池早放的荷花与莲花,足以表明其心性。

历代的每位皇帝似乎皆不免有疑心病,皇位就那么重要,亲情爱情都要让道,万人之上又怎样?

皇宫之内是非多,特别彰显了「内斗内行」的长期斗争问题,进入前朝是官员们的凶险合纵连横,后宫则是持续没有烟硝的战争,而且是仅仅属于一个男人和众多女人的心理战。

最阴险、最毒辣、最有心计的是皇帝,他对于「宠」有许多的算计,哄女人的招术,有时比起面对万千臣民还要来得贴心仔细,不然一朝可能就风云变色、天翻地覆。

如同历史上的人物性格那般,剧中的十七爷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以一局外人的眼光,看清迷局,允礼安份于当一个皇帝的异母兄弟,可惜情字恼人,他遇上了甄嬛,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冲突、竞争、妥协,大约是后宫最常见的情况了。

皇帝看待那些年轻美貌的肉体,首先重视的是对方的背景和家世,再来就是观察女人们是否太过于聪明,或者不懂得听话,这些都是天子对待后宫妃嫔的主要模式。

同女人较阵的紧张关系,有时呈现在镜头前是一片歌舞升平,亦或一触即发的对抗,皇帝周旋于许多美女之中,往往产生类似于看戏的习惯,不喜完全介入其中。

老十七这位皇弟最懂得皇上的心思,所以他以一种戳破的戏谑态度,剖析了天子品评女人可不「可爱」这个双关语底下的真义。

允礼很聪明,他每次入宫都处于被动状态,不是奉召而来,轻松下棋或谈论诗词书画,就是公事公办,丝毫不露出任何破绽,让皇帝有花心思找机会对付自己的可能性。

心中非常明白,这个至尊绝不容许底下有任何窥伺皇位的皇亲国戚,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则是惊涛骇浪,与天子对话中,或许说错一句便会死无葬生之地。

因为,一个上位者为了让别人看不出自己的想法,宁可让身边所有人都去猜谜。

下棋属于需要动脑布局的活动,帝王玩的是「治棋局如治朝政,讲究制衡之术」,不过,十七王爷能不能每次都赢皇帝,或者该如何去落败,大概每一回都是不胜其扰的困惑。

王爷的悲剧,在于他没办法跟皇上去争一个女人。

在那个飘着雪的倚梅园里面,帝王和十七爷同时听见了那个女子的新年祈愿,皇帝忙着追逐只闻其声的女子,允礼却望见了她的背影,还拿到了挂在红梅树梢的那只剪纸小像。

冰封的梅树,如梦的场景,王爷对于一个女子产生了莫名的憧憬。

从此,允礼将这小小的人像剪纸藏在随身的荷包里面,还采摘了许多杜若的花瓣置放其间。

小小的荷包,也就巴掌大小,果郡王允礼天天瞧着那小像,便也对那倚梅园中的女子产生了感情

踏雪寻梅,尽兴而归,「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那样的情致,使他终于遇见一位仿佛出现于这混浊尘世中的美好女子,截然不同于后宫里那些充斥丑恶污秽想法的妃嫔。

当他发现皇上对着伪装为倚梅园那名美好女子的余莺儿时,允礼很高兴皇帝找错了人,也乐于误导那个只想往上爬的宫女,继续享受让天子宠幸的欢乐。

余莺儿腹中没有墨水,顶多当时在倚梅园偷听了两句话,就顶替了甄嬛而受宠,皇帝也没能发觉两人的差异,竟然糊里糊涂把粗鄙的宫女封为「答应」还给了「妙音娘子」这样的称号。

天子真的是喜爱倚梅园那名女子的才情么?

皇帝当初只不过是想找一份新鲜感罢了,一个当政者寻求的是舒压,抒解那些从政务中累积下来的压力与压抑,因此后宫不断增添新开的花朵,只是为了供应给至尊玩乐的新血轮。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是皇帝对余莺儿吟的《鹧鸪天》其中两句,不过余莺儿听不懂,而此词前面两句更是讽刺,谁说皇上真的想要「诗万卷,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当了天子,又说想要成日过着清诗万首、美酒千杯的洒脱生活,对于俗世间的侯王将相不屑一顾,岂非自打嘴吧?

允礼怜惜女孩子,特别是那些不得不进入后宫的可怜女子,好比叶澜依。

龌龊的皇帝到了圆明园看人驯马,见到她就一时性起而临幸了,这也造成了叶澜依终生的痛苦。

叶澜依本来就受了十七爷的救命恩惠,可能就此一见钟情,或者很想报恩,天子一念之间便断了她的所有念想,将她困在后宫之内浮沉。

后宫的斗争之肮脏,从叶澜依入宫便晓得了,除了允礼之外,人人都瞧不起她的出身,多少女子称她不如「辛者库的贱奴」,皇后与齐妃更是攒足心力要迫害她。

叶澜依一入宫便被毒害得失去生育能力,阴寒之毒伤身,后宫的算计与皇帝的玩弄,更是耗竭着她的心力。

十七爷明了那样的痛苦,因此他怜惜叶澜依,也会在遇到浣碧的时候见她哭泣而加以安抚,说她穿着绿色衣裳搭配红纱头花很好看,所以也惹上了几段情债。

果郡王风流倜傥,能文能武,对人又很温和,当初对浣碧说过「我觉得妳穿这个衣服很好看」类似夸奖赞扬她,将「红配绿」的俗气转而为「红花配绿叶」之美,想必谁遇上了这样善良的王爷,也会不自禁喜欢上他。

王爷之所以成为剧中最美好的理想对象,就在于善良体贴,而他能够如此怜惜女性,也是由于自己额娘的关系。

果郡王喜欢荷花,欣赏夕颜(牵牛花),也热爱合欢花,其出发点都在于他的母亲。

女人如花,允礼心中的理想女性,或许也就是像他额娘那样的女人,舒太妃懂得诗词与古琴,拥有慈爱之心,在某种程度上,十七岁的甄嬛完全符合这样的特质。

十七爷非常痴情,他可以为爱情付出一切,而且从来不怀疑自己所爱之人,也不期待这样的恋情可以成真,或者只求付出能到回报,所以总是对甄嬛以礼相待。

因为本来甄嬛和十七爷都希望:「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在允礼身边,绝对不乏美丽可爱的女子,好比他在清凉台的两名婢女(如下图,右边的采苹还因面貌清秀,后来被浣碧借机送入宫中做了「瑛贵人」,惹得皇三子弘时无比爱慕),或者叶澜依,讨人厌的浣碧不论,十七爷不沾染女色,是那个年代很难得的特质。

采蓝和采苹都是无家可归的女孩,也都是王爷所搭救的可怜人,为了报恩而留在清凉台当婢女,这也说明十七爷心地善良,人格高尚。

在三妻四妾或姬妾歌伎舞伎盛行的旧时代,就连疼爱嫡福晋的敦亲王也要在家中弄几个女人,电视剧塑造了一个美好的男配角,允礼对照着花心的帝王,简直就是个圣人。

从头至尾,允礼只爱一个女人,那就是甄嬛。

皇帝曾经说对甄嬛说:「朕必不负妳」或「朕心疼自己喜欢的女子,别人爱怎么议论就怎么议论」,每次回想起来,我就对那口说总无凭的帝王满心厌恶。

想必,甄嬛应也作如是想?

看到他们定情于凌云峰,情节铺垫虽说有些不真实,但见有情人成眷属,有春花秋月入梦,浓情密意入梦,相思离别入梦,鸟语虫鸣入梦,四时风光入梦,满怀心绪入梦,红尘往事亦入梦,真的相当唯美。

唯美的是短暂的爱情,当王爷不得不告别了甄嬛,开始走进了诗人一般的心灵空间,又不免为那感性多情、动人契心的十七爷感觉惆怅。

凌云峰上惬意悠闲,清凉台里扣人心弦。

一寸还成千万缕的无尽相思,溪畔谈天似神仙的潇洒自在,冬日来时无迹去无踪的漫天大雪,两人只当浮生是梦中的情意,在刘欢悠扬的歌声《凤凰于飞》里,仿佛能完全体会出来。

同样的人,不一样的心境,王爷与甄嬛为赋新词,从《一张机》一直唱和到《七张机》来表述对于彼此的相思之情。

相较于皇宫的浮靡奢华,凌云峰禅房朴素而雅致,弹琴吹笛的行云流水,没有了磅礡江山,也忘了明月圆缺,只有清风拂松,或花间梦事的旖旎情致。

可惜鸟语花香终会消逝,酣然入梦的浪漫也会惊醒,丝竹与鸟啼,虫鸣,风声,水流等大自然声响,或者无忧无虑漫步在山野间,享受清爽淡雅的闲逸生活,不免又被后宫和帝王所抹灭……

回到后宫的甄嬛,永远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看着心爱的女人如此煎熬,十七爷也感觉相当痛苦。

最可恨的,加诸身边之人的算计,浣碧故意让王爷怀中的荷包落在皇帝手中,当那张剪纸小像被天子发现时,允礼感觉愕然而恐惧,当然日后他会与浣碧「夫妻不睦」,实属必然。

谁能去爱一个设计自己的女人?谁又能喜欢那个多次差点害死自己长姊的女人?

果郡王一夜之间多了两个侧福晋,皇帝赐婚给王爷,一个是改名为甄玉隐的浣碧,另一个是仰慕他许久而病弱的孟静娴,两名女子都爱他,可惜这两人他谁都不爱。

果郡王是个善良之人,当初他和甄嬛好心救了准噶尔的大王子摩格,岂料此人成为准噶尔的新可汗之后,却恩将仇报,使出西北战争的威摄力,声称想迎娶已经回宫成为「熹贵妃」的甄嬛。

皇上真的考虑过这种可能性,毕竟自古女人都是政客的牺牲品,但他还有别的考量。

然而,悲情冷暖,情何以堪?

君王要安家国,更打算测试十七爷的真心,于是故意让允礼以为甄嬛将要嫁到准噶尔,让平日沉潜聪敏的王爷也失了分寸,连忙召集身边所有兵丁人马,打算前去营救甄嬛。

果郡王带兵出城救甄嬛,和甄嬛相比之下,还是不够冷静,要是想好了进退两全之策,那结局必然不同,可在那种情况下,还要求他沉着冷静,也确实难为。

果郡王在剧中塑造的当然是一个好男人,优点不多说,但有一缺点就是太爱甄嬛,这也成为他的致命伤,即遇事也及不上之前的冷静了。

天子阴狠多疑、过河拆桥、为人凉薄,同时也有执拗的爱,从来不似王爷的柔软深情,做为帝王的霸道和自负,在与嫔妃的感情上,他是自认高高在上的,并不认为感情应该是平等和双向的,所以允礼从此被派遣去西北守雁鸣关,还一去三年之久。

这三年,或许也是皇帝和果郡王的延长棋局。

最好色的皇帝没改变,最深情的果郡王也没改变,可能长情的男人会变得蠢笨,但王爷仍旧在几年之后,继续关注着甄嬛的情况。

历史上的爱新觉罗‧允礼,其实并非是一个对于战略或战斗非常擅长的王爷,但电视剧的设定,基本上符合一些史实内容。

譬如雍正十二年七月,雍正皇帝命他前往泰宁,伴送达赖喇嘛还藏,并巡阅沿途驻防及绿营官兵。

雍正十三年四月,允礼回京,五月办理苗疆事务,显示他对边疆民族确实颇为了解。

历史上的那一年八月,雍正病危,王爷受遗诏辅政,直到乾隆帝即位后,他还总理事务,并管理刑部,食亲王双俸禄,免宴见叩拜,受到乾隆皇帝相当的礼遇。

电视剧的描述手法则相反,果郡王花了更长的时间在西北边关,就算升为亲王,反而更受到皇上的猜忌。

皇帝曾经说:「凡事就怕用心学。」

或许果亲王允礼学得太好,这样聪明通透之人,本来就身分尊贵,现在到了军中还颇受军民爱戴,那不是更犯了功高震主的君王忌讳?

王爷上了折子,希望为边关人民减轻税赋繇役,皇上心生不满,从此更为怨恨允礼。

而王爷身边的女人都不是吃素的,一个个厉害得要命,电视剧虽未拍到允礼在家中和两个侧福晋相处的情形,但绝对可以想像,甄玉隐(浣碧)如何天天与孟静娴斗法的模样。

为何孟静娴要去拜见已经是熹贵妃的甄嬛?

很简单,她也明了十七爷的心中挚爱是谁了,所以来此下马威,顺便挫挫两姊妹的锐气,宣告自己已经怀有王爷身孕的好消息。

历史上的允礼仅有两名妻妾,一是嫡福晋钮祜禄氏,果毅公阿灵阿之女,遏必隆孙女;另一则是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

王爷子女很少,第一子未能取名,雍正十年四月出生,母为侧福晋孟氏,当年十月早殇,后来孟氏又生一女,二岁早殇;只有第二子承继于雍正帝,称为多罗果恭郡王弘曕,为皇帝幼子。

不得不说,皇帝对果亲王守雁鸣关三年的评论,其实怀抱着满满的妒恨,以及累积经年的猜忌与疑惧。

皇帝是孤家寡人,疑虑果亲王也在常理之中,表面上总宣称念旧或亲情,实际上看谁都是君臣,并无兄弟之情。

剧情本身没什么好评论的,好坏各人评判,特别是这一段的兄弟与权谋的衡量,但不得不说的是,贯穿于整部剧的矛盾表现形式,也许有点洒狗血,人性的光辉被人性的恶念所掩盖,人与人之间的爱,最后被恨和嫉妒来表现。

帝王咄咄逼人,一方面针对甄嬛,另一方面又要逼迫王爷讲出真相,那其实是皇帝早就有谱的结论。

故事该以悲剧收场还是美好收尾?

这个世界悲剧太多了,向往美好……意外之喜,大概是文艺界不喜之处,主要是那样的结果太虚伪,小说与电视剧反而不如史实美好,可能个人追捧的悲剧风太甚,还是happy end比较让人厌烦,原文就是个悲剧,拍摄出来又怎能扭转成个喜剧呢?

悲喜剧要看想代入的是谁,看到这样的皇帝,后宫的女人悲剧了,甄嬛悲剧了,王爷自然也不免悲剧了。

果亲王允礼哪里是起了什么「异心」呢?

电视剧里面,特别将几份果亲王的家书截图出来,可惜也就几秒钟的浮光掠影,剧中仅念出重点的四个字「熹贵妃安」,大概不会有观众如我这般,想要细看允礼到底写些什么了。

顺便赞美一下道具人员,这几封「家书」张张不同,写的在情在理,全都是字体漂亮的行书,譬如下图要甄玉隐(浣碧)给岳父(甄远道)问安,但重点全在最后一句。

「唯念嬛姐,汝是否入宫慰于她,若再往,代夫一言」这么一封信,似乎有点直接了。

虽说皇帝认为「熹贵妃安」是每次家书的「密码」,但这般写信,文字间颇感急躁之情,似乎王爷晓得玉隐许久没有入宫,缺乏甄嬛的消息,使得允礼很是焦心。

虽然浣碧在我心中是负面形象,此女那遮遮掩掩的自私之心更讨厌,从最初想要成为皇上的妃子而背叛自己的长姊,到最终想要成为果郡王的福晋而故意撞落果郡王身上的荷包,让皇帝看到那张剪纸小像,她从未反省自己的无耻,永远不思感恩,亦不知满足,为一己私欲费尽心机。

有时思考王爷如何看待这个只为满足一己私欲而置长姊的安危于不顾的女人,或许这些家书字字都是一种反讽,那三年的许多封信,对于玉隐(浣碧)来说应该全都是长久以来的折磨。

下面这封信已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对于玉隐(浣碧)的强烈「训斥」了。

最后两段,王爷写道:「姊妹乃骨肉相连不可疏,常相关顾,天理所归,衷心拜求,代夫一言」,最后又来一句「熹贵妃安」。

倘若玉隐(浣碧)读到此段,不知道是怎样的表情,又怀抱着如何的痛苦?

而允礼对于甄嬛的感情,由于画面闪动太快仅截取四张,超过七封「家书」内容大同小异,却比小说里面单纯描述的男女之情,更让人觉得深刻许多。

王爷曾说:「这路走错了不打紧,这东西交错了人,那可就不好办了。」

但若故意把家书写成这样,还专门交给那个对不起心爱女子的女人呢?

允礼的聪明细心,或者那不经意给予他人的惩罚,或侧重于表述情意的文字,都让人觉得这个角色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并非仅仅是小说里面俊美无俦的潇洒王爷,完美得毫无缺点。

十七爷从小说文字的局限中走了出来,有时隐忍不发,有时脆弱难安,更多的时候充满悔恨与痛苦,从恋爱转而到家国,果亲王在重重阴霾困扰中也意识到自己的绝望。

电视剧最让人伤感的一幕,也许是王爷举袖掩面的神色,他的眼眸暗藏在阴影里,只想着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但仍难忘自己心中所爱。

允礼的悲哀,在于他想要的得不着,而他得到的都是自己不想要的。

回忆起那凌云峰的溪水边,那晓露清风般的身影,沐浴一身烟雨朝他走来,果亲王是后悔的,他后悔让甄嬛回到了后宫,自己缺乏勇气带她彻底离开此处,最后还得赔上两人的未来。

那晚他举杯,饮尽了哀戚,醉后不知人在何处,空余那满身憔悴。

皇帝或许是个讨人厌的大反派,但还是得赞美一下此图对照的表情,他嫉妒又憎恨地望着自己的十七弟,其神色看得更令人心生反感。

可能是个人的感受太强烈,亦或对于小说的印象过份深了,天子如此不招人待见,总觉得看他一眼就厌烦。

以前习惯电视剧先观察前几集,再看后几集,最后决定从头再来,然后一点一点快进,大概除了《美人心计》和《步步惊心》各为了小说而看了一遍了事,许多部看不完便放下了。

可是《甄嬛传》无法放下,看了两次之后,依然无法忘怀这个场景,还有其他几幕颇令人动容的时刻,不免动手记下全剧除了皇帝以外的诸多好演员。

《甄嬛传》恍若说着花间梦事,那些相思之情和月下独酌、诗词吟咏的场面,或者夜深风动树梢,或是白云红叶两心悠悠,亦或荷塘杨柳的春柔景致,有时真使人感伤。

潺潺的溪水声,表达出情感间的流动,轻轻拂动的林间声响,抚弄与拾掇花叶的气息,还有竹笛婉转撩动相思的剧情,却反而告诉观众,这腔相思虽愉悦而甜蜜,也是久别凄凉的痛苦之情。

个人最喜欢的是配乐的笛声旋律,有时欢快地揭开一种惊喜,有时寂寞得倾吐满腹相思,纵然全都不是演员所吹,可是情绪酝酿中,思念的两人,继续等候的深情,不由得心底忧郁起来……

十七王爷在十七的月夜,迎接着最后的一晚。

花台诀别,委实是感伤的。

皇上特意找来两人,自己却诳称有事不能前往桐花台,王爷在自己母亲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度过他们最难熬的时刻。

因为帝王已经给了甄嬛最后通牒:要她毒死果亲王。

「月有阴晴圆缺」是常态,甄嬛与王爷打着哑谜一般,即便两人都不说,但彼比都明白对方的心事。

允礼是个聪明人,他最了解帝王之术,也知道自己此来必然无回。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 与其说是造化弄人,不如说是命运的安排。

果亲王在甄嬛回宫之后的某次生辰,本想栽植合欢花当作贺礼,又怕被天子发觉自己的心事,只有悄悄让叶澜依全数移植。

大概在任何年代都很难看到王爷这样的痴情之人,费尽心思为女主角做了许多,因着她不见容于皇帝,还在外地受尽苦楚,且自始至终心底只有她一人。

个人觉得此角属于很难实现的理想人物,可就算十七爷再坚持,仍然不得不娶了两个妾,每日纠结着与伴君如伴虎的痛苦生活。

即便如此,允礼还是没忘记凌云峰的日子,甄嬛也是如此。

假如我是果亲王,应该无法谅解女主角,而且会有以下的不堪猜想:

1、凌云峰之情,乃因甄嬛面对父亲被发配宁古塔且病危的困境,沈眉庄没有能力或实力帮忙,与其继续婉拒,不如利用男人的真心,除了可以为甄家站住脚,还能保护自己,最后甄嬛无以为报,只得以身相许。

2、甄嬛当初为了家族而选秀,后来为了自己的出路而回宫,又不免与王爷藕断丝连,却将亲妹推来当替身,或许仅仅是内疚和安抚而已。

3、甄嬛委身王爷不过是一时权宜,心底还是想要富贵荣华,用小别胜新婚的态度使皇帝怜惜,后来很快怀了皇帝的孩子,也说明此女投射出来的私心和企图。

但,我不是王爷,而允礼那份痴心可以成为多年以来的守候,实在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十七爷对于甄嬛没有误解,没有怨怼或咆啸,感情能付出到此种地步,已经很难得了。

男人骗女人一时,女人骗男人一世,甄嬛面对皇帝与王爷,有时沉默也是一种欺骗。

甄嬛对自己很残忍,离开所爱与放手同样痛苦,狠下心来也不得已,因为她曾说:「溃疡烂到一定程度,才好动刀除去,烂得越深,挖得越干净。」

而十七爷把甄嬛回宫当作自己的责任,觉得他对不起两个妾(玉隐和孟静娴),强调的还是最对不起甄嬛。

为何允礼要这么说?

当下,甄嬛理解了,王爷的心始终在她身上,甚至早已觉察出甄嬛深藏在心底的秘密。

当一个人快要死去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考量的又会是谁?

王爷哪个人也不多讲,就对甄嬛问起那孩子,先前曾踌躇而悄悄地观察甄嬛的幼子弘曕,并且在中毒将死的时刻,特别提起了这个本应与他无关的甄嬛之子。

为什么?

电视剧表现得很隐晦,甄嬛没来得及说,允礼也不问,其实他早就有了定见:王爷知道,弘曕是他的儿子,甄嬛怀孕且不确定他的下落,又担心家人的安危,只有忍痛回到后宫。

十七爷那样聪明的男人,就算身在局中而可能看不清楚,但就连叶澜依都能猜得出来,自己的儿子又怎会认不出?

剧中的允礼忍耐着可能的背叛与痛苦,原因只有一个,也只能是那一个。

他从不愿让甄嬛伤心,宁可自己赴死,长久以来忍受皇上的威逼,不过就是为了保护妻儿罢了。

甄嬛一直后悔,她早就想要离开这龌龊的后宫,也痛恨帝王的残忍和无情。

但她又如何能够?

甄嬛有家人,王爷也有了妻儿,他没有办法带她走,她也不可能抛下三个儿女,更无法逃避皇上的可能追捕。

只能说,相思人度相思夜,相思眼望相思月;相思泪流相思骨,相思心入相思苦。

《甄嬛传》是悲剧,就在于没有人能违抗命运。

作者创作的寓意非常多,而那古琴「长相思」说明了甄嬛的心境,长笛「长相守」则表现了允礼对爱情的态度;十七爷将自己奉献给爱情,生前可以守候所爱的女子,就连死了也要继续保护她。

总而言之,好男人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誓死不悔实在让人心疼,更是遗憾啊。

本是这世间最相配的一对,可就是有缘无分!(待续)

※本文经原作者授权,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转载。本文作者部落格:http://blog.udn.com/rosylovesyou/6443538。本文原标题:《后宫甄嬛传》观后感(五)爱新觉罗‧允礼从果郡王变为果亲王的悲哀。因本报标题有字数限制,略加修正。

●作者Rosy,水瓶座,新北市。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