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航改名成本「至少10亿元↑」 牵涉到航权、商誉...庞大损失根本算不出

记者赖文萱/台北报导

台湾援助国外千万片口罩,但华航货机协助运送物资欧美时,挂上「China Airlines」字样,引来外界批评有被认为是中国航空公司争议,数月前开启「华航正名」连署至今已有近4万民众响应。事实上,早在2006年陈水扁政府时期,有过华航改名「台湾航空」、「福尔摩莎航空」的讨论,但当时初估成本要花超过新台币10亿元。航空界人士直言,若牵涉到航权等,会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荷兰驻台办事处发文感谢台湾捐赠口罩,但华航挂布上的「China Airlines」,引起外界认为有被误解的争议。(图/翻摄自荷兰贸易暨投资办事处FB粉丝专页

华航日前协助运送医疗物资时,挂起中华航空字样布条引发争议,行政院长苏贞昌14日表示,已经要求华航拿掉中华航空的标志,「但让我们国家航空公司标示台湾,确实是该努力来做的事,政府会一步步努力来做。」

事实上,在陈水扁政府时期,2006年就有过要华航改名「台湾航空」或「福尔摩莎航空」,当时中华航空企业工会表示,改名牵扯烤漆人力商标等成本,超过新台币10亿元。

但改名没那么简单,背后还牵涉到航权议题。航空界人士指出,每个国家的航约签订都不太一样,要看当下咨商状况,有些航约谈的时候,就会直接指定是由哪家航空公司来飞,如果真的改名,许多航约全部都要重新修订,「改名后还能继续承接华航航权继续飞?」都是问题,实际的成本或损失根本算不出来。

▲苏贞昌要求拿掉「中华航空」标志,华航遵照办理。(图/华航提供)

华航企业工会理事长刘惠宗也表示,很多年前就有过要华航改名的讨论,当时预估过成本超过10亿,可是现在疫情紧绷,航空业收入惨淡,华航现在都已经在接受政府纾困,现在再谈拿政府的钱,多花几个亿去改名,是不是不符合经济效益?改名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牵涉到航线航点签订的商业合约,「改了名之后对方还愿不愿意跟你重签?」

刘惠宗表示,航空史上几乎没有一家航空公司特地去改名的,除非是被并吞,因为这成本耗费太可怕,华航这个名称已经累积60年的商誉,一旦改名,会造成世界认为这是一家新公司。「为了一家新公司花几十亿,还要耗费时间跟人力成本划得来吗?」他认为,倒不如多些口罩送给国外效果更好,不该把钱花在改名上。

为避免往后再有相关争议,华航董事长谢世谦也发出内部信表示,日后配合执行国家运送医疗物资专案,请尊重客户权益,以其需求为优先考量。同时,在未获得货主同意,不得利用该案进行任何商业宣传行为。他也附带照片表示,如图,不可于货品展示公司相关旗帜,以避免衍生无谓困扰。

▲行政院长苏贞昌出席立法院质询前受访。(图/记者林敬旻摄)

苏贞昌上午受访表示,上次当行政院长,中正机场改名桃园机场很成功,单看这次运送物资,全世界感谢台湾,不过却因为华航机身上标注中国,其他国家人民画面误以为是中国送口罩,台湾这种亏吃很多。

苏贞昌指出,华航因为名称造成很多混淆,昨天要求交通部告知华航,运送物资上面有国旗有Taiwan can help,这样非常好,至于华航就不要凑热闹,上面有它的标志以至于弄成混淆,况且送物资不该借此宣传自己,这一点华航已经在做了。

苏贞昌说,会让华航快一点在机身多一点台湾标志,像是WTO标志上面,虽然是台澎金马经济区,但是我们把台湾弄很大,还有很多外馆,ROC后面用台湾,台湾很大,让世界知道台湾中国不一样,这次疫情世界对台湾很肯定很感谢,至于长远的华航改名涉及航权跟其他,总总因素也许不是那么简单,「但应该让我们国家的航空公司标示台湾确实是该努力来做的事,政府会一步步努力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