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奎博/多明尼加断交凸显蔡政府维持两岸现状不切实际
▲前总统马英九2015年启动久扬专案访多明尼加,在多国总统府与国会分别接受21响礼炮的待遇。(资料照/记者赖于榛摄)
多明尼加共和国昨日片面宣布与我国断交,我国邦交国数降至十九,创历史新低。
很多人常常把它跟尼加拉瓜共和国混为一谈。多明尼加在加勒比海,人口数逾千万,面积逾四万八千平方公里,与我国有七十七年的邦交关系;尼加拉瓜则是在中美地峡中部,人口大约六百万,面积则有十三万平方公里,曾经与我国断交一次,后于一九九O年复交迄今,据说近年来双边关系不甚稳固。
如果国人对这两个国家都分得不是很清楚,对于多明尼加与我国断交一事,恐怕也不会觉得很震撼。
那么,为什么中共还要让多明尼加与我国断交呢?除了两岸关系不睦,「外交休兵」(互不争夺邦交国)的默契早已在二O一六年初瓦解之外,更深一层的理由还有以下三点。
第一,中共在去年十月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十九大)之后的两岸、外交人事布局已完成,可以继续在两岸关系不睦时,进行封杀我国外交空间的具体行动,所以这只是中共外交另一波攻势的开始。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中共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人事底定后,长期对美的杨洁篪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及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曾负责对日及对台的王毅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娴熟对美、对日及对联合国事务的刘结一任国务院台湾办公室主任,三人在外交与对台事务上形成犄角之势,试图有效的在国际空间议题上给民进党政府压力。
▲多明尼加去年9月就见过王毅!四马车与中国「手牵手合照」。(图/中国大陆外交部)
第二,中共了解用外交压迫的手段会影响争取台湾民心的契机,但中共或许评估对台外交压迫像是「伤敌七分、损己三分」的七伤拳,最终目标仍是要靠己身实力让台湾同胞心向往之,同时让民进党的执政能力受到台湾各界更大的批评。
习近平已数次宣称两岸统一最终要靠中国大陆自身实力,也愈来愈少见到中共官员会把统一主要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挂在嘴边,在在显示了北京当局的实力与自信。反观民进党政府自信也很足,例如蔡英文面对多明尼加断交事件时说「外面的压力再大我们都不会屈服」,他也曾说过「外交靠的是国力,不是中国大陆的善意」,但我国的整体实力与美国支持的力道足以支撑这样的信心吗?希望可以。
第三,中共想透过此类事件或者其他外交事件,凸显正被多项内政争议缠身的民进党政府,并不像蔡英文所宣称的能在两岸「维持现状」,而是无力维系过去相对与北京当局的关系,其中包括涉外事务的互动或谅解。
所以北京当局逐渐对蔡英文政府不假辞色,直接恶意相向,透过直接且具体行动让蔡政府在内政、两岸、外交上左支右绌,削弱其治理台湾的基础。
蔡英文所谓的「维持现状」,其实是他领导的政府从过去李登辉的「一中各表」和马英九的「九二共识」互动基础往后退,台海两岸没有求同存异的政治语言与基础,导致连模糊的交集都不可得,政治互信荡然无存。
有人说蔡英文在两岸关系上维持了模糊的政治艺术,但他的「模糊」是自我片面认定的「模糊」,不是李登辉或马英九时代,两岸政府基本上都认定可以求同存异的模糊。
也有人说,就算有两岸善意或基于「一中(各表)」、「九二共识」的谅解,中共对中华民国的打压仍在,这是事实。但如果我方连中共的「善意」(无论其最终目的为何)都不可得,难道要选择直接面对中共的「恶意」?这岂对社稷民生有利?
中共在外交上对我方的「恶意」就是更赤裸裸地掠夺我邦交国及矮化我国法人地位,更直接了当的阻止我国参与国际间政府组织及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甚至最近连在国际间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似乎都有了愈来愈多的冲突。有时候,外国政府与组织见到两岸关系恶化,还会自我设限,降低我方互动层级或限制我方参与程度,以免招致中国大陆的抗议或抵制。如果两岸关系的涉外事务维持着这样的现状,又岂是各方所愿见的?
换个角度看,将心比心,蔡政府否定了过去两岸对话的「一中(各表)」、「九二共识」政治基础,难道北京当局不会将之视为「恶意」的表现?
总之,此次断交事件所点出的不仅是我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外交窘境,还包括了中共进一步整合对台及外事部门后的自信攻势,以及民进党政府在两岸关系「维持现状」的不切实际。
●黄奎博,国立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副院长、外交系副教授。以上为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