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映溓/勘灾政治学

▲南台大地震行政院张善政现场勘灾。(图/取自台南市政府)

文/黄映溓(资深媒体工作者

2016丙申猴年,正当国人欢天喜地迎接春节来临的前夕,二月六日小年夜凌晨3:57惊爆206南台大震,这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天摇,震垮了许多家庭的希望,亲人永隔,抢救生还者等待的煎熬,家属罹难的创痛,永远烙印在心中。

国军部队警义消、民间救援团体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投入救灾的行列,原本应该与家人团聚的温馨除夕夜,此时此刻,竟成为家属寄望生还者与死神拔河的接力赛,即使超过黄金救援72小时,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放弃任何希望。

台湾的是海岛型国家,位处断层带,地震、台风天灾频仍,每隔一段时日,就对台湾造成重创,从气爆、台风到地震,由于政治人物缺乏宏观视野和施政魄力格局,每以选票考量,短视近利,缺乏长治久安的系统性地方发展策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永远都只是治标不治本,这无疑是民主政治最大的悲哀!

曾几何时?勘灾政治在台湾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勘灾政治蔚然成风,不论是现任首长民代,或是参选中的政客,每逢重大灾难,总要想方设法赶赴现场,逢灾必勘无疑是政客奉行不渝的圭臬,抢在第一时间套上工程帽、雨衣雨鞋亲临现场关心灾民,争取媒体曝光大喇喇的勘灾行程,引来赀议,落得「作秀」的讥讽,矛盾的是,如果不到场勘灾,有时候又会被冠上「不关心民瘼」的骂名,政治人物俨然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蒋经国时代的下乡出访,卸下笔挺西装,换穿老旧灰夹克,放下高层官架子身段,访视基层和群众互动,握手寒暄,挥手致意,抱孩子逗弄,蹲路边摊品尝小吃苦民所苦,与民同乐,形塑平易近人亲民形象。

蒋经国这套「行动政治学」,来到嫡传弟子-前台湾省长宋楚瑜身上,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省长时代的宋楚瑜,率领省府团队上山下海,逢灾必勘,第一时间,全力抢救,不分昼夜,为省府团队赢得「救灾部队」、「行动团队」的赞誉

回顾宋楚瑜主政台湾省那些年,充分发挥省政府人物力资源,展现高度行动力和行政效率、魄力,确实做大了省长的格局。

纵然事过境迁,时至今日,宋省长的风范仍令不少人缅怀追忆,悬念不已,永远的宋省长这个荣衔不迳而走。而这也成为宋楚瑜尔后遭到李登辉政治整肃,冻省打入冷宫的关键因素,这又是另段插曲

民主时代,民智大开,人民头家当家做主,官员只是公仆,近年来,许多重大灾难现场,首长到场视察会勘,不乏出现民众当场怒骂呛声的尴尬场面。

勘灾政治,方兴未艾,政治人物赶赴灾区现场踏勘,基层视察走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何展现关怀的高度诚意,苦民所苦,体恤民瘼,不被误解为「作秀」,民意如流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勘灾政治学,过与不及,尺度拿捏,都显棘手,端视政治人物如何发挥高度的政治智慧!

掌握即时讯息↘免费下载新闻云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

●作者黄映溓,媒体工作者,本文为读者投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