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郑剑-大陆要改变台湾人的心
从军事战略的本质而言,「假想敌军」见诸于军事战略计划的假定事项,是国家战略情势判断的结果,整体军事战略计划的基础,反映出战略的针对性,「敌对意识」的存在;并借此意识凝聚临战时的战斗意志,是精神战力的泉源。在二战前,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尚未广泛运用,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精神战力的发扬。虽然,经由「军事事务革命」改变了现代战争的形态,但精神战力的价值,仍反应在「不对称」战争中,历次的中东战争即是典型的例子,亦是美军最大的挑战。故调整假想敌,象征着国家战略情势的重大转变。
美军对台战略已变
大陆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郑剑在《旺报》为文(以下称郑文),为调整台湾军事战略把脉,提出四点军事战略理论依据。分别是内、外环境;主观力量及军事变革。前两者在决定军事战略目标,后两者,则在肆应战争形态的变迁。虽然战争形态会随假想敌军的军事能力而转变,但一般而言较偏重军事技术方面。真正主导军事情势的判断,则在内外战略环境的变异。
无可讳言,台湾基于地缘战略格局的发展,面临了军事战略调整的困境。长期以来,台湾经历了国共内战,3次台海危机,藉美国军事力量的协助,走过冷战,渡过风雨飘摇的重重难关。除了将共军列为「假想敌军」,并确立了台美在军事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
美国为扼制中共在亚太势力的发展,于2010年高调重返亚洲,调整美军的全球军力部署,发展「空海一体」的军事战略构想;并借由「再平衡战略」,联合昔日盟友借以海洋权益、主权争端,不断的向中共挑衅。其中最明显的是菲、越在南海,日本在钓鱼台的行动。这两方面经年余的争斗,中共皆已占了上风。证实了源自于「冷战时期」西太平洋地缘战略架构已见松动。
台湾于此外在战略环境的变异中,不能无视于对台湾的战略影响及其未来发展。我们必须认知,在这波西太平洋的战略角逐中,无论是在钓鱼台或南海的争议,美国从未支持过我方立场;并暗示我方要保守应对,以免影响美国的战略发展。因之,美军介入台海我安全保障的战略思维已经不复存在。
落实两岸军事互信
反之,无论在海洋权益及主权主张上,台湾与大陆的战略利益是与共的。纵使台湾表态在此问题上不与大陆合作,但实际上已采取一致的行动,捍卫「祖权」。故我以共军为「假想敌军」的计划仍在,但其内涵已经变质。
若郑文反应出大陆的思维,即大陆对台湾内在环境的理解仍有落差。正如郑文所言,就目前军事战略的作为而言,大陆方面由上而下,以集体智慧决定目标方针,设计手段一体贯彻,既明快且有效率。台湾的作为是民主政治导向,主政者提出愿景方案,争取民意支持,建立法律规范,才能纳入施政。其反应既慢,且不见得符合需要,其中尤以专业的军事问题为然。
台湾要调整「中共唯一假想敌军事战略」,大陆必须先改变台湾人的心,更增加「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政策力度。在军事上,仍然须落实两岸「军事互信机制」。争取对大陆「和平崛起」的政策认同;建构以大陆为主导地位的西太平洋战略架构;消弭两岸的敌对意识,引导台湾以认同中华民族为荣的战略环境。(作者为退役中将、中华战略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