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雨/老一辈的「养儿防老」要不得:你会毁了他们!

▲「养儿防老」的观念,不但绑住孩子,而且让自己不快乐。(图/及时雨拍摄,授权使用,以下同)

文/及时雨

废话不多说,我直接讲结论:「在今天这个世代,养儿不但无法防老,还可能会拖累孩子的一生,甚至连自己都得到忧郁症、加速身心灵老化,在痛苦中走完剩下的人生。」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今天是有毒的,甚至是有害的!虽然这么说有点残忍,但是我想反问所有打算「养儿防老」的爸妈,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你们生了几个孩子?」

就我对身边同侪的观察,现在有相当高比例的年轻人,为了扛起父母亲的未来,只好选择牺牲自己的未来,包括维持单身、不结婚、不买房、放弃社交活动、就算年纪大了依旧住家里,只为了陪伴年迈的父母亲,而自己的世界除了亲情,一无所有。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我用国中生都看得懂的文字解释给你听,看看是不是真如我说的这样:一、现在的家庭,孩子太少了过去的家庭普遍是「大家庭」,一个人可能会有五个兄弟、十个姐妹,大家共同照顾父母,让他们安享天年。然而,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小家庭」,子女一般都是一到两个。养儿防老是过去大家庭时代的观念,已经不适合今天的社会

(备注:养儿防老这句话,出自宋朝陈元靓的《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意指养育儿女,以防未来没有依靠。)

二、养儿防老其实是一种逃避,孩子无法解决你的人生课题养儿防老,其实是一种「逃避」的概念,逃避自己年迈时势必要面对的困境。我发现许多长辈上了年纪后,都会面临到一样的困扰:

「我觉得我好老了,眼睛看不清楚,爬楼梯好累,记性变得好差,我想过退休生活,但是却不知道退休生活应该怎么过....」不要觉得荒谬,这是现在非常多长辈心中的矛盾。想退休、却又害怕退休后自己成为「废人」;想逃避,却又不知道能逃去哪。于是,就把所有对未来人生的压力、困惑以及不确定性,再伴随着自己这辈子无法完成的愿望,一股脑的都交给了自己的孩子。「养孩子就是用来防老的啊,不然我养你到这么大做什么?」

然而,因为这个关于人生的「大哉问」是出在自己身上,所以就算孩子如何孝顺,长辈依旧会觉得有种搔不到痒处的感觉。人生最后几十年的宝贵时间,就在没有意义的虚度当中结束,内心没有满足,就像马拉松跑到一半放弃的选手一样,其实心底是懊恼的。

三、孩子只是借用你们的身体出生,他们从来都不属于你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灵魂,不属于他的父母;没有谁的一辈子,是注定为了另外一个谁而活着。

当你把自己的一切都「托付」给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彼此都很痛苦:他们想逃离,但是又不能逃离。你是弓,他们是箭,过去好几十年你弯曲了自己,又何苦绑住他们不让孩子自由飞驰呢?(见文末纪伯伦先知》的「孩子」篇章

四、搞不清楚「享清福」的真谛,永远无法获得快乐很多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理所当然要「享清福」,但是却又说不明白自己想要享的「清福」是什么。事实上,一个人如果天天发呆,是不会感到幸福的,最后往往演变成一边找孩子麻烦、一边浪费生命,然后慢慢等死的局面。

要知道,真正的「清福」必须靠自己获得!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想完成什么」的人,才可能得到心灵上的满足与真正的幸福。真正懂得「享清福」的人,是会害怕别人嫌你老的。

搭过捷运的人都知道,老一辈的人往往分成两种:觉得你「理所当然」应该让座给自己的人,以及害怕别人觉得你老、坚持自己「还年轻」不用让座的人。不用怀疑,后者的心灵一定更充实、更有活力,知道自己想要过怎样的老年生涯,而不是依靠年轻人的牺牲奉献过活

五、一旦年轻人扛不住、梦幻泡泡破裂了,老年人也会得到忧郁症一个人的年纪越大,越必须懂得一个道理:「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才有责任完全负责。」因此,让孩子从高中、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就学贷款、打工赚钱养活自己,其实天经地义。相对的,自己年纪大了,靠自己养活自己,一样天经地义。孩子是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父母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今天的社会压力远比过去要高,要是孩子有个三长两短、身体出现状况,或是扛不住压力崩溃了、放弃了,父母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其实人生也是一样的道理。太过依赖孩子,风险很大!除了孩子会「压力山大」之外,老人一旦失去了依托,身体老化的速度也会加快,生活节奏面临巨大改变,很可能会得到忧郁症、甚至加速骨质疏松症的恶化。六、因为没人可以照顾,就忘记照顾自己这也是台湾相当常见的现象:孩子长大了、不需要爸妈「照顾」了,爸妈顿时失去了生活重心,连如何照顾自己都忘记了。「养儿」的心态过了头,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变相的依赖!孩子太过依赖父母,会让孩子无法培养出独立精神;而爸妈太过照顾孩子,同样会让爸妈失去独立精神。如果希望自己年纪大了有尊严,那么,你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听起来,是否觉得有些寂寞呢?事实上,除了老一辈人的心态要改,年轻人以及国家的长照政策也一样要改。由于少子化的缘故,很多学校都面临了倒闭危机;为了生存,最后肯定会将目光指向「年长者」。

我试着预测,未来的台湾会如何改变:

一、结合医疗机构教育资源的「成人学校」,将会逐渐出现结合医疗机构、教育、老年照护以及老年津贴的「成人学校」,势必会出现。它有可能是从「社会大学」转型而来,或者是透过政府的力量,结合现有的教育体系做出「闲置资源的再利用」。现在流浪教师这么多,难道没有办法找来更多的「学生」吗?现在的空教室也不少,难道不能拿来教银发族如何做网路行销吗?

事实上,现在台湾已经有一些「老年学校」存在,不过大多是由宗教团体所设立,并且物资经费极度缺乏(例如松年大学玉里镇姑峦分校)。

随着台湾逐渐进入严重的老年化社会,这类「终身学习」的需求将会急速上升;除了作为社会福利机构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让老年人可以交到朋友、学到新技能与知识,让上了年纪的长辈「觉得自己还是很有用的」,教育同时也结合了部分长照的功能。

日本是一个比台湾还要早进入老年化的社会,这方面或许可以多方参考日本的经验

二、年轻人如果无法意识到「冷漠的可怕」,会被反噬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现在越来越多人将自己「全部的人生」放在网路上,一切沟通、喜怒哀乐、嘘寒问暖,都透过数位来进行。然而,数位永远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体温」,一旦年轻人无法意识到父母亲遭遇到的「冷漠惩罚」,将可能造成许多悲剧发生:父母亲自我了断、家庭失和彼此争吵、冷战疏离家庭破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长辈如果想靠自己「独立过活」、不过度依赖孩子,势必会在生活上遭遇许多问题,例如「不会使用智慧型手机」、「不会使用Google」、「看不懂年轻人的语言」、「不知道脸书哪里好玩,缠着你询问」...。

作为孩子,请无论如何都要耐着性子帮爸妈解惑,这不是在帮别人,而是在帮你自己。

三、家人必须成为彼此互助的角色,不能偏重其中一方孩子成年了,还依赖爸妈成为「啃老族」,无法过得快乐长久;爸妈放弃向上、失去梦想、心态垂垂老矣、一切指望孩子,也无法过得幸福美满。家庭必须彼此互助,分享不同世代的人生经验。不要因为年轻人电脑用得好、你用得差,就自惭形秽、觉得跟不上时代。

你们的世代不一样,迷人的地方也不一样。

「到死为止,都要学习;不管几岁,都很有用。」这才是适合今天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养儿不但无法防老,还会害孩子一事无成、让自己得忧郁症;唯有改变心态,才能海阔天空。

最后,附上纪伯伦《先知》中谈论「孩子」的篇章,提供给全天下的父母参考:

他们藉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建造房舍荫庇他们的身体,但不是他们的心灵,因为他们的心灵栖息于明日之屋,即使在梦中,你们也无缘造访。

你们可努力倣傚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瞄准无限之旅上的目标,用力将你弯曲,以使他的箭迅捷远飞。

让你欣然在射者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既爱飞驰的箭,也爱稳健的弓。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及时雨,现为媒体工作者、部落客,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网友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