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运动「飞鼠装」投入实战 「三大致命缺点」成阻碍

电影红海行动》中,士兵身穿飞鼠装进入敌区。(图/翻摄电影红海行动)

记者曾俊豪综合报导

电影《红海行动》中,蛟龙突击队队员以「飞鼠装滑翔」的方式进入战场,让外界好奇,这个模式究竟离实战有多远?大陆解放军报发文指出,任何具有军事潜力战术优势的新兴事物都有可能被用于作战,但目前来看,安全性训练成本以及功能性重叠等三个主要原因,让飞鼠装仍无法投入实战。

《解放军报》5日以「翼装飞行距离实战还有多远」为题刊文当中所指的「翼装飞行」即是台湾所称的飞鼠装滑翔,文中直接点出「飞鼠装滑翔」距离用于大规模作战目标还很远。

报导归纳三个重点,首先是「飞鼠装滑翔」的安全性得不到充分保证,此飞行模式风险性很高,从事此类飞行的运动员堪称「刀尖上的舞者」,以目前的条件和水平,还无法确保能完全规避其中的风险。

其次,是培训成本太高。从事「飞鼠装滑翔」运动的门槛,号称是500次以上的高空跳伞,但要用于作战,仅「入门」肯定不行,必须达到「精通」的程度,要精通这项技能,必须进行更多的训练。然而,这些经历和训练,势必得用惊人的经费投入和飞机出动架次来换取,过高的成本,则会让军队对其进入日常训练和大规模作战「说不」。

最后,「飞鼠装滑翔」虽然有一定的军事潜力和战术优势,但其功用并非无可替代。报导指出,随着隐形技术发展与应用,直升机已经能够轻而易举完成兵力投送任务,达到「飞鼠装滑翔」的突袭效果

▲大陆《解放军报》提出三大原因,分析飞鼠装滑翔无法实战。(图/翻摄电影红海行动)

文章强调,「飞鼠装滑翔」还有一个巨大缺陷,就是无法负重,将导致作战的士兵必须赤手空拳深入敌后,这一点对空降突袭作战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不过,文章也提到德国特殊降落伞物流联盟研发的「狮鹫・下一代降落伞系统」,这种降落伞系统的主体构成之一就是准硬壳飞翼,它的机翼机身内,有用于放置武器装备和物资空间,降落伞背包也集成在翼身之内。这套系统空重约30公斤,翼展比为5∶1,使用者从高空跳下,能够滑翔15分钟以及40公里左右的距离。

此外,「狮鹫」降落伞系统的部件还包括导航系统供氧系统和带显示器头盔,让它能较容易实现「高跳高开」、「高跳低开」等飞行和伞降方式,增加飞行隐蔽性和安全性。

报导强调,目前研发公司还计划为「狮鹫」降落伞系统安装微型涡喷发动机作为动力,照此方向发展,若「飞鼠装滑翔」的的安全性、成本问题能够解决,在未来的军队日常训练和作战中,或许真能看到「蝙蝠侠现身

▲翼装飞行危险性极高。(图/翻摄电影红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