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特色:分房不容易,但别在意

分房不容易,但别在意。(示意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从出生到六岁的孩子,身体、心理发育和睡眠形态有多种区段变化,本书由两位睡眠及儿童专科临床心理师共同执笔,按照月龄,逐一解说不同年龄区段小孩的睡眠特色和睡眠发展

不论是0-3个月的睡眠启蒙期、4-7个月的睡眠有感期、8-12个月的睡眠分界期、1-2岁的睡眠进化期、2-4岁的睡眠稳定期或4-6岁的睡眠常态期,从霸王般的新生儿到宛如好奇宝宝婴幼儿,本书除了清楚说明睡眠为何与心理发展息息相关之外,更给予最实用的专业建议:如何调整睡眠作息、怎样安排睡前仪式、何时该透过安抚与共读增进亲子间的亲密关系……让爸妈掌握正确知识并懂得做出适当回应,宝贝才有可能一夜好眠,全家一起拥抱好梦&好生活

*本书特色

按小孩月龄解说

──不同阶段的睡眠特色

──心理发展与睡眠的关联

──常见睡眠问题与好眠秘笈

【精彩书摘

共睡(co-sleeping)指的是婴幼儿靠近爸妈其中一个,或靠近两个,一起睡觉的做法。不论是睡在同一张床上,或是同房但不同床,都是共睡。共睡会使亲子之间感觉更加接近,这样的接近会经由各种感官所引发,如触觉或味道。

研究显示,共睡对于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是有好处的。生理方面,共睡孩子体内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比较平衡,呼吸与心跳更稳定。心理方面,共睡孩子拥有更多正向的情绪以及良好稳定的自尊,对于睡觉比较不会感到害怕,对于亲密关系感到舒适满意,并能发展成独立成熟的大人

不过,共睡需要事先安排环境,毕竟安全是最优先也最重要的考量,这部分请参考三十七页~四十四页的婴儿床安全法则与亲子共眠安全法则。

有些情况确实不适合亲子共眠,像是爸妈喝酒、抽烟、严重的情绪问题、长期服用镇定类药物、睡眠障碍或睡眠异常行为,或是具传染性疾病,都会增加婴儿猝死症的发生风险,应该避免共睡。

至于共睡到几岁时应该考虑分房睡呢?常见说法是三四岁开始练习,并在四~六岁渐趋稳定。主要考量是,待学龄前儿童的自理能力发展后,除了可在房内放置水杯、小便盆以解决喝水、如厕的问题,他们较能主动前往爸妈房间寻求协助,像是半夜找爸妈陪同去上厕所。此外,睡前的陪伴、认真看待与执行睡前仪式、允许孩子将房间布置成他们喜欢的氛围(比如安装造型可爱的小夜灯、孩子喜欢的玩具与玩偶)、成为孩子随时可以找到的后盾,当孩子生病或情绪低落时,不介意偶尔共睡……注重这些细节能协助学龄前儿童在练习分房睡的过程中,感受到爸妈的接纳。

另一方面,分房睡的年纪长期以来未有定论,有一说认为并非仅仅参考孩子的生理年龄,也要考虑孩子的心理年龄。毕竟每个孩子的气质与适应度不同,甚至生理年龄与情绪成熟度也可能不一致。过度在意分房睡的年纪,反而让爸妈更加紧张,以为自家宝贝跟不上发展年龄应有的行为,更加催促孩子,让孩子跟着紧张了起来。

既然亲子间的分房睡一直以来都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或做法,希望还没有分房睡或还在分房睡但屡屡挫败的爸妈不要气馁,慢慢来就好!

分房睡可能面对的挑战

此刻,我们更想和爸妈们聊一聊,分房睡可能会面对什么挑战?

◎感到紧张的孩子

宝宝出生之后,爸妈经常陪伴在侧,他们很习惯一睁开眼就看到人。当宝宝睁开眼却没看到人,有些时候他们会哭泣,因其「物体恒存概念」尚在发展,不懂「看不见并不等于不存在」。等宝宝长大成学龄前儿童,就算知道爸妈只是离开一下子,心底仍然期待爸妈很快回来,对于爸妈不在身边又独处在黑暗环境之中更加紧张。

◎充满担心的爸妈

许多爸妈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孩子同房时,频频醒来确认孩子的状况好几次;等到孩子去上学不在身边时,非常频繁地想起孩子。一想到孩子要练习独睡,各式各样的担心随之而起。具体化来说像是:孩子会踢被子吗?孩子会自己起床去厕所尿尿吗?

◎还没独立的孩子与爸妈

学龄前儿童上幼稚园之后,通常渐渐能和爸妈分开一段时间,独立跟随老师的引导从事学校安排的活动。尽管如此,孩子回到家后,仍然依恋着被爸妈呵护与照顾的感觉。有些爸妈往往会惊讶于老师回馈孩子在学校完成的事项,有些是在家中没学过或没出现过的。这可能来自于爸妈经常抢先一步帮孩子完成许多事项,或许是担心孩子做不到,或许是觉得自己做比较快,却降低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

练习独睡前的准备

接下来,我们想分享学龄前儿童练习独睡前可以做哪些准备。

◎学习克服紧张的孩子

增加安全感:学龄前儿童可能会有独处时害怕的事物,比如黑暗与鬼怪,爸妈可参考一八五页提到的恶梦处理方式,以及二○六页提及的绘本处理手法,或针对环境做些布置,像是昏黄助眠的灯光、孩子喜欢的布偶、能带来安全感的小被子、轻柔的音乐等。再来,口头上的再保证(爸妈会保护你)及再次提醒爸妈会在哪里(就在隔壁房间),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降低孩子的紧张、焦虑和不安。

睡前仪式的安排:四~六岁学龄前儿童放学后要完成的事情其实挺多,我们会在后文做更多讨论。总之,为了让孩子准备入睡,妥善运用时间与规律生活,固定且可预期的睡前仪式因此变得更加重要,能让他们进而获得控制感。孩子若过度疲累或匆忙,在压力与紧张之下,很难拥有平稳的心情,爸妈就更放不下心让孩子独睡了。

◎学习克服担心的爸妈

睡前的环境准备:爸妈可运用空调,让房间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在最舒适的体感温度,并教导孩子半夜醒来发现自己没盖被子时要怎么盖被子;或者半夜醒来觉得冷要懂得自己加被子。可在孩子睡觉的位子旁边放一条小被子备用;有些孩子可能仍需要穿着防踢被入睡。

夜间如厕的训练:许多孩子在白天顺利戒除尿布,可以自行如厕后,往往还需要更长时间练习夜间戒除尿布与夜间如厕。夜间如厕除了膀胱要有稳定的控制力,睡前减少饮水量、夜间唤醒如厕的安排也很重要。(见一八一页)

此外,孩子夜间起床尿尿时可能仍有些昏昏欲睡,前往洗手间的动线要安排适当照明,并将洗手间的门打开,让孩子知道里面是空的,可以使用。在洗手间门口贴上显著颜色的图案标志可以协助孩子很快找到洗手间。同时避免太复杂的睡衣,以免增加孩子自行穿脱的困难。

一旦爸妈陪同孩子如厕过几次之后,应逐渐减少协助孩子,或者你们虽仍同房,但孩子已经可以独立如厕,孩子就会学习到自己可以做到这件事。

◎双方心态的准备

小孩能够独处:当孩子白天可以与爸妈分开一段时间,且在独处时感到安全。比如说,孩子白天去上幼稚园且大多时候情绪平稳安定。晚上在家里,当爸妈还在处理家务,孩子可以自己在客厅玩耍,或者是准备入睡前有一段时间,独自在房内游戏与等待。

爸妈心态的调整:当孩子已能在独处时觉得安全、不过度害怕黑暗或鬼怪、可以自行如厕、已建立稳定的睡前仪式,爸妈也应该随之调整心态,自我提醒应更放心让孩子练习独睡。

另一方面,孩子刚开始练习独睡时,或许会表达还是希望可以一起睡,或是拉着爸妈舍不得让你们离开房间。此时爸妈的表达方式很重要,可以坐在床边陪孩子进行睡前仪式,安抚孩子直到入睡;或是陪伴孩子一会儿,接着让他们知道可以自己试试独睡,而且让小孩清楚知道你们就在附近,像是在书房或是客厅。爸妈也要练习减少来来回回反复确认孩子是否入睡,本着你们对孩子的信任,孩子将更能相信自己做得到。

心理─感受可控期

临床上,我们常和许多爸妈讨论育儿之道,有一次,有位妈妈正为了前晚亲子大吵一架而苦恼。到了晚上的卡通时间,由于孩子该做的事都没完成,妈妈不允许孩子看卡通,争执一起,双方都不让步,孩子长时间哭闹不休,睡眠仪式无法完全执行,延宕了睡眠与起床时间不说,这场仗直打到隔天早餐都没结束。

这个例子看起来好像是孩子和家长约定好的事没做到,之后又无法管理情绪才产生的结果,其实不然。一般幼稚园下课大约是下午四点,双薪家庭的爸妈则必须等到五点半或六点才能接孩子。在此期间,孩子可能和友伴玩耍或上各种才艺课程,回到家的时间极可能已是晚上八、九点。

如果以下午六点为例,到晚上九点睡觉之前,学龄前儿童需要完成的事有:自己脱放衣物、拿出餐盒给家长洗、洗手准备吃饭、吃饭、洗澡、写作业、玩游戏或看电视、收玩具、拿出联络簿/把联络簿放回书包、刷牙、听故事或睡前聊天、准备睡觉……一一罗列后,相信连爸妈都会觉得「这么多啊,孩子真的记得住?做得完吗?」

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前儿童需要处理的事务变得繁杂,很可能压缩到睡眠时间,睡前显得太亢奋,除了行程被压缩,繁杂事情一多,一定会觉得现在的生活不像以前没上学时那样轻松,心里一定满满的不解及不满。换言之,小孩若该做的事没完成,不见得是他们不愿去完成,请先试着听听小孩的心里话,或许他们需要一些大人的协助。

也想提醒爸妈们,回到工作领域后开始忙碌且有压力,对小孩的容忍度也可能随之下降。如果感觉到这样,请记得二一一页分享的,找时间好好自我疼惜一番。

我们针对这种情况整理出以下三点并说明具体处理策略,以协助孩子做得快也做得好,还能促进睡眠品质。

◎了解孩子注意力发展之特性

一言以蔽之,孩子可以完成这些事,只要他们有良好的注意力运作能力。包括了注意力警觉,也就是随时侦测到讯息,比如孩子一回家听到你说「赶快拿餐盒出来」,他可以在放书包的同时听到你的提醒;注意力转移,也就是注意力可以在两个需要被注意的事物间转移,例如孩子把餐盒拿出来之后,继续把书包从客厅拿回房间;注意力的冲突排解,也就是决定需要关注的事物并排除环境中的干扰,好比孩子知道玩玩具之前要先做作业。

这些注意力面向和大脑的发展成熟度有关,在《心理学家爸爸亲身实证的注意力教养法》书中有简易明了的说明与提升注意力的策略,此处不细谈。我们更想强调的是,学龄前儿童要能在回家后完成许多事务,以及睡前仪式,然后入睡,需要仰赖良好的注意力运作能力,但这个要求对于四~六岁的学龄前儿童而言太严苛了,他们的大脑尚未完全发展成熟,面对一连串事务,若没有提供任何协助,孩子是「做不到」,而不是「不愿做」。

◎协助安排优先顺序与设计各种提示

了解注意力发展的特性后,我们可以帮助学龄前儿童把每天回家后需要完成的事情,依照顺序用简单的图示画下来,接着在每个图示旁边标上数字,贴在家里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每天回家以后,先带孩子看一遍,做为自我提醒。由于孩子的时间感还不稳定,不像大人会频频注意时间,可以帮孩子设定倒数计时器。我试过带着大班的孩子一起认识时钟,发现孩子虽然知道时间正在前进,却无法警觉时间还剩下多少。当我运用了倒数计时器,孩子便能透过清楚的视觉提示安排时间。有趣的是,孩子在过程之中有更多参与,比如提示图是自己画的、倒数计时器是自己挑的,就更有意愿完成任务。

◎完成事务的同时,兼顾聊天与情绪需求

四~六岁学龄前儿童喜欢说学校发生的事,也喜欢说故事,如果全部等到睡前仪式才做,很可能延迟入睡时间。若能协助孩子在同一个时段完成两项任务,就有机会缩短睡前仪式,避免睡前太过亢奋。建议爸妈善用吃饭、洗澡、玩玩具时,一边与孩子聊天。透过主动好奇的态度,鼓励孩子多多说明,并同步观察孩子在述说时是否伴随着表情或肢体动作的变化,适时善用语言或非语言讯息(如拥抱、表情)表达你对孩子的理解。

由于学龄前儿童已能流畅表达,若孩子有些负向感受,我们「不」这么做─

「不」急着判断事件的对错:像是「没带水壶就是你不对啊,怎么可以拿同学的水壶喝水呢,难怪会被处罚」,孩子会很伤心。

「不」否认孩子的感受:像是「没带书包有什么好紧张的,上次某某不是也没带,他也没怎样呀」,孩子会不知所措。

为了承接学龄前儿童的负向感受,我们可以试着这么做─

展露「感受没有对错」的态度:就像我们吃喜欢吃的东西、玩喜欢玩的玩具会有「高兴」的感觉,如果今天同学不跟我玩,或是玩具不借我,我会有「难过」的感觉;如果今天被老师误会了,我会有「生气」的感觉。告诉孩子我们会高兴,会难过,也会生气。

让孩子体会「感受会改变」:透过孩子喜欢的活动或游戏(动态性互动游戏更好),让孩子拥有「感受会改变」的体验。比如虽然在学校时觉得很紧张,但洗澡玩水又觉得好开心。如果孩子的情绪很强烈,可以先帮助孩子「命名情绪」(爸妈协助说出:没带水壶好紧张喔),或是协助孩子「表达情绪」(爸妈询问:没带水壶有什么感觉呢?)。然后,再借由下一个活动改变感受及情绪,让孩子拥有「感受会改变」的体验。

如果孩子拖延了晚上需要完成事务的时间,导致玩玩具的时间减少,出现情绪性反应,可透过「提问」引导孩子关注他的身体感觉(如:脸热热的、拳头握紧)、关注他的情绪感受(如:好生气)、关注他的念头(如:不能继续玩了)。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会过去。或是善用一些有趣的小活动,比如把玩具船放在平躺孩子的肚子上,协助孩子练习缓慢深长的呼吸。

(本文摘自《0-6岁好眠全指南:搞定小孩子,爸妈好日子》/时报出版)

【作者简介】

临床心理师

吴家硕

目前任职于好梦心理治疗所,并为该治疗所执行长。致力推动台湾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专业人员养成与培训,为台湾睡眠医学学会合格认证之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专业人员,且为该专业人员之督导级讲师,曾任台湾睡眠医学学会大众教育委员会主席及理事,积极推广睡眠医学大众教育推广,累积超过450场睡眠相关讲座。着有《认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吗?》、《失眠保证班》、《好眠教战绘本-公主为何彻夜未眠》等书。

临床心理师

王佑筠

目前任职于新田心理治疗所,并为该治疗所副院长,同时是初色心理治疗所专业临床心理师与桃园市特殊教育专业团队临床心理师,曾任职于林口与桃园长庚儿童心智科。多年深耕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领域,协助亲职咨询与亲子沟通、压力调适、情绪调节与人际沟通

《0-6岁好眠全指南:搞定小孩子,爸妈好日子》/时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