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海难风险 交部推20吨以上船舶全面装设AIS自动识别系统

▲提升航行安全,20吨以上船舶装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图为高雄港。(图/记者姜国辉摄)

记者赖文萱/台北报导

为强化船舶航行安全,交通部规划修正「船舶设备规则」,预计今年下半年实施,要求吨位20以上的各式船舶均应装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船载台,搭配航港局即将于今年底前建置完成的14座AIS基站与19座AIS航标台,可掌握船舶活动情形,对于肇致意外的船舶已可提早示警,降低海难风险

交通部表示,国际海事组织(IMO)所发布的「海上人命安全国际公约(SOLAS)」,强制要求所有客船、航行国际航线总吨位300以上的货船,及非航行国际航线总吨位500以上的货船应装设AIS船载台,交通部于97年已配合修订「船舶设备规则」,依公约规定要求符合吨位条件的国籍船舶应装设AIS。

这次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主要是基于近年乘船出海进行海钓、赏鲸、潜水等休闲活动蓬勃发展,为强化航行安全,要求总吨位20以上的船舶皆须安装AIS船载台,将大幅增加2,500余艘船舶装设AIS设备,对于精准掌握船舶的航速航向动态资料,适时启动避碰及避险等管理措施或提供必要的协助,有莫大帮助。

届时,我国籍4,300余艘船舶,及非我国籍装有AIS船载台的船舶,于距我国海岸20浬内的活动情形均可完整掌握,对于偏离航路近岸航行或于锚区外驻留等恐肇致意外的船舶,可及早提出示警及启动应变机制,进一步降低海难风险,促进航安升级

全台灯塔也建置「电子助航」,提升海上船舶航行安全。(图/交通部提供)

交通部指出,目前船舶AIS资料已运用于航安、环保与治安面向,在航安方面,透过AIS统计海域中船舶的交通流量,及分析个别船舶的航迹变化,可据以进行航道规划与海事调查;在环保方面,透过AIS的航速纪录,查核进港船舶的减速情形,以要求船舶减少空气污染;在治安方面,AIS资讯可结合国安单位雷达情资,进行走私、偷渡等违法行为的查缉;为主动预防海事案件发生,交通部已请航港局于今年完成33处AIS站台设置,配合相关资讯系统的开发,提供电子化的助导航服务,并透过船舶的航迹与航速自动侦测,针对有航安疑虑的船舶提出警示,同时视需要启动灾害应变机制,进一步强化船舶的航行安全。

航商及船舶所有人了解装设AIS对航安提升的助益,交通部已完成「船舶设备规则」的修正草案及预告作业,并将促请航港局持续向航商及船舶所有人宣导说明,以配合修正草案在今年下半年公告实施,相关船舶尽速完成AIS船载台的装设,届时可望再提升我国海域船舶动态的掌握程度,并透过积极主动的航安管理机制,及时降低海事案件发生的风险,以保障海上人命安全及维护海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