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孩子没反应、电视音量开超大声 竟是「耳中积液」损听力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即将念小学萱萱原本常常童言童语家人笑哈哈,但近来妈妈发现萱萱开始答非所问,有时叫她没什么反应,甚至看电视越坐越近,就医检查才发现萱萱罹患「积液中耳炎」,进一步检查发现听力已经受到影响医师提醒,若反复中耳炎、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说话较不清楚、看电视音量调得比较大声等情况,要赶紧带到医院做检查。

收治病例的台北慈济医院耳鼻喉科黄韵诚医师指出,萱萱就医时听力已经受到影响,在鼻腔后方靠近耳咽管腺样体也出现过度增生现象,进一步安排引流手术,并同时以微创内视镜的方式,将过度增生的腺样体移除,术后萱萱也表示自己可以听得清楚了。

黄韵诚说明,中耳炎在婴幼儿孩童很常见,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一岁以前的婴幼儿,约有60%以上感染过中耳炎,三岁以前则高达80%以上的儿童有中耳炎病史,且几乎所有六岁以下的儿童都至少感染过一次中耳炎,特别容易发生中耳炎的原因,主要来自腺样体过度增生和耳咽管发育尚未成熟。

蓝色圈内为肥大腺样体,红色箭头所指为耳咽管开口。(图/台北慈济医院提供,下同)

耳咽管主要功能调节耳内压力,由于儿童的耳咽管和成人相较起来短且水平,所以儿童感冒时,细菌会比较容易由鼻咽部的开口进入中耳腔而造成感染,而腺样体刚好位于鼻咽部耳咽管开口附近,过度增生肥大的腺样体,会使细菌更容易沾黏而进入中耳。

一般来说,急性中耳炎用适当的抗生素都能治疗,但中耳和鼻黏膜一样,都会分泌液体,感染后产生分泌物无法即时排出,就会形成积液性中耳炎,进而影响儿童听力,若腺样体过度肥大压迫到耳咽管开口,使得中耳积液太久无法排出,严重就会造成听力受损。

黄韵诚提醒,父母务必留意孩子的行为和听力反应,若有反复中耳炎、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说话较不清楚、答非所问、常要求别人重复说一次、叫唤有时没什么反应、某些字发音不正确、上课不专心、看电视时音量调得比较大声的情况时,都要尽快带到医院做听力检查,确认是否罹患积液性中耳炎、听力是否受损。

▲中耳内的积液(蓝色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