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与照顾员工 是并购成功关键

富邦金公开收购日盛金一案已经引发政治势力介入,让收购案能否顺利完成平添不少变数。(本报资料照片

企业并购从历史经验来看,总是暗潮汹涌,甚至在法规未明前,欲并购者拉帮结派鸭子划水偷偷买进股权,衍生巿场派与公司派各式令人大开眼界的攻防争端,2018年之后才有明确的金融非合意并购法规,所以富邦金与日盛金确实是「金融非合意并购」首件指标案。专家指出,综观过去金融并购案能成功,多具两大关键利基,首先是有合理、具竞争力的并购价;第二为照顾被并购公司「员工权益、建立好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金融业专家不讳言,就过去经验看非合意并购成功率就很低,就连国外案例来看,也很难超过5%。若收购价格太低,连散户、小股东参与的意愿都会降低,收购的成功率当然难被看好。

另一项成功要素就是对员工的照顾,以过去金融业、保险业的并购历史来看,潜在的并购者在交涉之前,就必须要提员工照顾计划,像是保德信人寿出售全球人寿概括承受国华人寿等,潜在投资者都是要先提员工照顾计划,才有机会进一步谈判;相对而言,如果资方劳方不和谐,与工会发生冲突,即使完成并购,也会影响公司后续发展

专家指出,2018年之后才有明确的金融非合意并购法规,所以富邦金与日盛金确实是「金融非合意并购」第一个指标。在未有明确法规之前,很多非合意并购案件的并购者,多以结合各种势力偷偷买进、压低收购价,等买到一定股权时,浮上台面,争取经营权,造成市场派与公司派纷争

专家说,并购者也触犯了公开收购法规规范「任何人单独或与他人共同预定于50日内取得公开发行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20%以上股份者,应采公开收购方式」,并购者甚至面临刑责,这也是为何过去金融业的非合意并购容易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