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生理时钟 美3学者获诺贝尔医学奖
2017年诺贝尔医学奖周一揭晓,美国基因学者贺尔(Jeffrey C. Hall)、罗斯巴许(Michael Rosbash)与杨恩(Michael W. Young)因发现控制生理时钟的分子机制而获此殊荣。3位科学家将平分900万瑞典克朗(约台币3,450万元)的奖金。
诺贝尔委员会指出,72岁的贺尔、73岁的罗斯巴许与68岁的杨恩,让我们得以一窥生理时钟的奥妙及内部运作情况。诺贝尔大会表示:「他们的研究解释了植物、动物与人类如何调整生理节奏,以符合地球运转的步调。」
此研究团队利用果蝇分离出控制日常生理时钟的基因,并证明此基因能够编码细胞内的蛋白质,夜晚时让蛋白质累积,白天时则会降解。
生理时钟会影响许多功能,包括和荷尔蒙浓度高低、睡眠、体温与新陈代谢等。而这样的机制亦能解释,为何旅游跨越不同时区经常会出现时差的现象,以及紊乱的生理时间为何会对健康带来极大影响,像是增加某些疾病的罹患风险。
诺贝尔大会成员席拉斯(Juleen Zierath)指出,此研究「提醒我们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委员会秘书长帕尔曼(Thomas Perlman)指出,当他打电话通知他们得奖消息时,罗斯巴许一开始没什么反应,后来才表示「这一定是在开玩笑」。
去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是日本生物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得奖原因是他发现细胞自体吞噬(autophagy)机制,这种机制紊乱时会造成帕金森氏症与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