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健康》高血压标准下修!新指引:居家血压更重要

高血压标准下修!将出刊新指引:居家血压更重要。(示意图/Shutterstock)

传统高血压定义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基准,但根据近期研究发现,尤其是中老年熟龄者,如果能将血压控制在130/80以下,可降低超过两成的心血管风险。台湾高血压学会正着手研拟新版「高血压治疗指引」,其中将有两项与现行指引不同的重要改变,其一是将高血压标准,由现行数值140/90 ,下修为130/80,且适用于所有病人。

●熟龄族血压高一点是正常的?医疾呼:错误观念

台湾高血压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委郑浩民指出,网传熟龄者因本身老化,因此「血压比年轻人高一点是正常的」,这是错误而危险的想法。依据过往文献统计,控制好高血压,可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减少2成,脑中风风险减少4成,心脏衰竭风险减少5成。

以现行台湾「高血压治疗指引」来看,正常人的血压收缩压应小于120且舒张压应小于80,且两指标都须达标,任一超标都属异常。如果血压来到140/90,就属高血压。

根据台大医院心血管中心王宗道医师所参与历时3年的跨国合作研究发现,中老年华人若能将收缩压控制130/80以下,心血管疾病风险会下降26%、急性心衰竭风险更能大降逾7成。即将在今年五月出版的台湾新版「高血压治疗指引」中,预计就会将高血压标准降为130/80mmHg。

●避免「白袍症候群」误判数值 「居家血压」将成就医依循

血压数值既然是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现行的到院量测血压、以在院量测数据诊治高血压的医疗方式,也将有所改变。郑浩民医师指出,许多人觉得在医院量测的血压都偏高,往往是受到「白袍症候群」效应的影响。

所谓「白袍症候群」,是指患者在医院时情绪较为紧绷、见到医护人员感到紧张,或刚匆忙到院还没有休息就量测血压、心跳,测出的数值往往有所偏颇。郑浩民医师强调,新版「高血压治疗指引」与旧版的第二项不同,就是会建议将门诊血压数值改为「居家量测血压纪录」,让数值更为精确。

●居家正确量血压 掌握722原则

新竹马偕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苏上豪医师提醒,居家量测血压时,务必掌握722原则:每周量测7天、早上2次、晚上2次,可以左右手都量,并以一周平均数值为基准。

正确量血压。(图/中时新闻网陈友龄制图)

●血压忽高忽低也不行!遵照医嘱勿自行停药 日常饮食有准则

成人满18岁后,都该养成居家定时量血压的习惯。尤其有高血压家族史,又属肥胖体型者,更要从年轻时就开始调整生活型态。日常采低油、低糖、低盐及高纤饮食,拒烟酒、避免加工及腌渍食品、选择新鲜的原型食物,并且维持适度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才是做好血压管理的重要关键。

调控血压的健康饮食习惯。(资料来源/卫福部国健署《高血压防治手册》)

此外,已是高血压以及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及熟龄族,血压控制更为重要。不但要落实良好生活型态,更要遵照医嘱规律服药,切勿擅自停药。医师强调,血压若是忽高忽低,更容易诱发心血管重症或导致晕倒、跌倒等意外,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