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五国结合一带一路 台湾还能如何求生存?
▲金砖五国将在九月再次于厦门举办峰会,是中国将金砖国家与一带一路相结合并深化合作关系的象征性会议。图为第七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文/屈环瑞
台湾现正举办世大运,台湾上下一片歌舞升平、普天同庆,台湾的选手也屡创佳绩,实在是台湾的光彩,挂得住地主国的面子。不过,当台湾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在世大运时,国际却有一件事情,是世界各国都在分析、关注、预测的。
今年9月,金砖五国(BRICS,巴西、俄国、印度、中国、南非)将于厦门举行峰会。虽然,中印边界的问题尚未解决,印度放话将派低阶官员与会,仍无法掩饰此次峰会的重要。本次的金砖峰会,可看成是中国将金砖国家与一带一路相结合并深化合作关系的象征性会议。
首先,中国选择在厦门举行金砖峰会,有其政治意义,厦门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枢纽之一,厦门对金砖国家的贸易额亦占其总贸易额相当比例。其次,2016年,中国向金砖成员贸易出口额达到1305.6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6.2%,故推动深化与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并将金砖国家纳入一带一路之中,本就有其必要性,所以也可看成是在推展一带一路的战略蓝图。最后,当中国将金砖国家纳入一带一路时(俄国本来就在其中),事实上在强化中国在亚洲区域的影响力,尤其是一带一路的沿线。
对台湾来说,今年9月的金砖峰会不可忽视。前述所说,先简结成「中国透过金砖峰会,与一带一路结合,强化中国的各方面影响力」,检视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包含台湾正在推展之新南向政策的东南亚国家,中国采取在区域大幅扩大影响力的做法,势必与台湾的新南向政策强碰。
台湾目前新南向政策面临的困境,除了「硬」的国际关系困境之外,「软」的困境常是最被忽略的。什么是「软」的困境?例如,对东南亚国家暨文化的不了解、缺乏当地的语言人才,抑或是当地台商被踢爆对当地劳工不友善,而使台湾在当地的形象受损等等,这类都属于「软」,即非经济或军事上的,而是文化、语言上的。「硬」的困境在台湾的两岸政策底定之前,大概是难以突破了,至少「软」的困境还有努力的空间,若是现任政府能将部分资源挪来培养软实力人才,那才是为长远打算的真正前瞻。
好文推荐
●作者:屈环瑞,时事观察暨评论家,国际关系硕士。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报有删修权。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