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要现金?有信用也没路用 见钱眼开

健康医疗网/林宜慧报导

调查显示,将近3成的医疗院所不接受信用卡或金融卡付费方式,或设定最低刷卡金额门槛限制;以致许多病患及其家属,常因为领不到足够的钱或担心财产安全,还没就医,可能就先为了钱急死自己。

▼看病要现金?有信用也没路用?「路卡」不好?(图/健康医疗网提供)

远见民调中心公布国人医疗付费行为大调查;结果发现,将近3成的医疗院所不接受信用卡或金融卡付费方式,或设定最低刷卡金额的门槛限制,致使许多民众得捧着大把钞票小心翼翼走进医院、为了保管高额医疗费而住进收费昂贵的单人病房情形,成为时常出现在台湾医院里的奇特景观

调查并发现,锁定有支付过1000元以上医疗费用的42.5%民众,在花最高额医疗费用的经验中,88.5%仍主要以现金支付,只有10.2%使用信用卡或金融卡,使用率仅占一成。但60.3%的民众认为医疗机构应该提供信用卡或金融卡的付费方式,完全不考虑刷卡的民众则仅占3%。究其原因,一般ATM提款机都有单日提款上限3万元、携带大笔钞票安全堪虑,和手头上没有足够现金是主要因素。

阳明大学医学院教授潘怀宗博士表示,医院是否提供刷卡付费方式必须取决于买卖双方动机,目前病人端有意愿,但医院端在刷卡上完全无利可循,甚至可能扩大亏损情形。

潘怀宗并举例,例如台北市北投区一家约有1000床位医学中心,早期为了提高来客量提供不限金额的刷卡付费服务,但整年下来的营业额只有0.3%获利率,1000个床位一年共花在刷卡手续费上就要1000万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宁可让病人有一点不便,也不愿将这些刷卡所需的手续费以变相收取方式交回给病人负担。

民间监督健保联盟发言人滕西华则认为,目前使用健保的医疗住院费每年上限是2万多元,一般民众在刷卡付费上并没有迫切需求。且据研究显示,使用信用卡循环利息的主要民众特征是所得偏低者,刷卡也许方便,但刷卡付费是否会刺激医疗付费市场?亦或演变成院方和病人的负担,形成另类医疗卡债?滕西华持保留态度。

台北市卫生局医护管理处处长刘越萍提醒,住院病患如果手头上没有钱立即付费,只要跟院方签下付款同意书或分期付款书即可,中低收入户可直接透过社工联系转介社会局补助,若是一般民众,健保局会在病人出院前预计费用,预先提供家属连结外界的资源。目前台湾医院赖帐病患的比例非常低,医疗院所和病患不用担心临时缴不出医疗费的问题。

中华民国银行公会研训召集人卓文芳指出,目前银行方面对于医疗院所手续费的收费比一般现行的更低,公会也提倡在医院内用塑胶替代现金,一方面是安全考量,另一方面也避免钞票带来非必要的细菌感染。

卓文芳建议,各医疗院所可以提供不需手续费的金融卡(现金卡)付费方式,让医院方不需负担额外支出,病人又能方便就医。

作家全嘉莉提醒,目前的教学医院内大多只跟公营银行合作,希望倡导金融卡付费后能多开放几家银行进驻医疗院所,提高病患的方便性

资料来源:http://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