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捏陶」稳定病情 思觉失调患把不安藏在「尖角」里

卫福部八里疗养院职能治疗师邱碧霞带领陶艺训练班已有3年的时间。(图/记者严云岑摄,下同)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罹患思觉失调症顺子化名)曾因没有规律服药情绪控制不稳多次进出医院,加上社会精神病患认知的偏差,一直无法找到工作所幸在卫福部八里疗养院陶艺工作队的帮助下,学习捏陶技术并找到兴趣,至今已有多项作品出售,让他找回自信,至今已超过3年没有发病,还曾获得台北富邦银行公益基金会身心障碍才艺奖。

卫福部八里疗养院职能治疗师邱碧霞表示,思觉自调症患者因有幻听症状,加上所听到的话语常为负面内容,包括在社会上的无价值感,以及自我排斥等,让他们的自杀率比常人高出100%。但也因为听到的声音比别人多,造成他们思绪较为「飞跃」,创造力也较一般人佳,因此在制作陶艺上,常会做出让人惊艳的作品,而作品中的某些「部位」,也都情绪上的投射。

邱碧霞提到,思觉失调症患者对外界有极高的防御心,一开始接触陶艺时,若作品主体为房子,时常会看不到门窗,「他们做了很多小动物,却把他们关在里面,有点可惜」。此时老师通常介入,帮忙开门开窗,患者便会在屋顶上创造出「尖角」,投射他们的不安与防御心。

▲思觉失调症患者顺子带着「爱的城堡」作品出席记者会

顺子带了「爱的城堡」出席记者会,尖尖的屋顶特别显眼。他表示,这件作品讲述的是家庭,城堡外有玫瑰花瓣,里面有许多小狗小猫,是想营造温馨可爱的气氛。顺子解释该项作品的创作宗旨:「家人是我们的避风港住所,不管我们变成怎么样,家人对我们的爱会变质,在复健的过程中有了一些成果,有了荣耀之后,父母的脸上也会有笑容,这就是我们给他最好的回报。」

卫福部八里疗养院主任张自强表示,院内收治的病患,有99%为思觉失调症患者,在服药达到稳定控制后,院方就会依恢复能力让他们参加工作队,透过多元化的复健治疗帮助病友恢复、提升生活能力。

▲卫福部八里疗养院主任张自强与社工展示病患作品。

八里疗养院除了陶艺班外,还有手工皂、拼布与缝纫课程供病患学习。张自强提到,能进入缝纫队的病患,须为情况稳定、手眼协调好与对色彩他配有一定认知,举双面手工帽为例,通常是一人负责裁剪、一人负责缝纫,需要2~3为病患搭配,一周工作5天才能完成一顶帽子。不过在经过训练后,病患状况会越来越稳定,有些甚至可以长达1年没有发病。

卫福部医福会今(12)日举办职能复健产品成果展记者会,现场展示八里疗养院、桃园疗养院、草屯疗养院、嘉南疗养院和玉里医院5家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病友职能复健产品及成果,希望民众以实际的购买行动来支持康复之友,也来让精神康复者能继续在进入竞争性职场的道路上,有更多的机会作相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