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就來瓶飲料?當心染上「寶特瓶症候群」 醫揭喝含糖飲最佳時機

若是喝太多含糖饮料,可能会导致「宝特瓶症候群」。图/Ingimage

炎炎夏日,出门在外容易感到口干舌燥,因此需要经常补充水分。然而有时口渴,比起一般的开水,更可能会想选择其他含糖饮料。但是若是喝下太多含糖饮料,可能会产生「宝特瓶症候群」的症状。

根据日本媒体「TBS NEWS DIG」报导,所谓的「宝特瓶症候群」,会出现类似急性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喉咙干燥、血糖飙升导致多尿、容易倦怠,以及肚子疼痛或呕吐等等。比较严重的病例里,甚至还可能失去意识,必须送医急救。

而宝特瓶症候群的起因,在于摄取过量的糖份。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个人一天摄取的糖份约在25公克以下,相当于8颗方糖左右。然而,一瓶500cc的汽水里,就含有约18颗方糖的糖量。奶茶则约有12颗,运动饮料约有9颗。

医师分析,人体在血糖比较高时,会有口渴的感觉。此时如果喝下含糖饮料,反而可能让血糖更往上飙,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当口渴了要喝东西时,最好还是喝水最理想。如果想喝含糖饮料,就选在流汗之前喝,而且也要控管饮用量,一天如果喝超过1公升的含糖饮料,就会提高风险。

除了糖份之外,也要注意宝特瓶的卫生。已经开封饮用过的宝特瓶,放在26度的室温之下,5小时后细菌会增殖为4倍;若是在37度的室外,增殖速度更高。即使放入冰箱冷藏,细菌也还是会继续增殖。因此在饮料开封后,最好立刻喝完,以免细菌太多,产生食物中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