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是未来最棒蛋白质 学界却警告背后的虫虫危机

缺乏良好的管理法规规范虫虫可能从最棒的蛋白质摇身一变为虫虫危机。(图/Shutterstock)

印度与法国学者研究报告显示,尽管昆虫较一般肉类含有更高的蛋白质、较低的脂肪,且饲养成本低生长速度却很快;但现有食用昆虫的农场管理不善,加上法规挂一漏万,导致虫虫大军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大增。其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让牠们成为强大的「入侵者」,并造成生态危机与经济损害。

《每日邮报》指出,目前全球约有于20亿人口,吃着1000至2200种不同种类的虫虫。与市面上的各种家禽相比,虫虫的蛋白质与脂肪比更高,生长与繁殖也快,需要的资源也较少,碳足迹也低,让牠有潜力成为未来食品市场的当红炸子鸡

因此,市面上各种宣传食用虫子好处的文献便纷纷出炉,如未来最棒的蛋白质、最营养的食品、减肥圣品,并打造价值高达2.97亿英镑(约新台币115.94亿元)的吃虫产业。这个数字到2024年恐再成长1至3倍。

但是,印度科学学院加罗尔分校的生态学家阿洛克邦(Alok Bang),以及巴黎萨克雷大学的生态学家柯钱普(Franck Courchamp)分别警告,这些饲养与出售的昆虫往往为外来种,而引进这些昆虫的区域国家入境法规却不全,入境后的监测、管理与逃亡后处置规范,也极为缺乏。

在法规规范不足下,物种运输交易与饲养几近不受管制,结合地区、国家的政策施行漏洞,一旦食用昆虫逃亡等于新物种的入侵。

考量到昆虫农场的年营业额动辄上百万,能被饲养的虫虫往往又相当适合大数量放养,加上高生育率、饲养容易、巢穴要求较低、能适应气候变化波动、对资援的需求低,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高,这些虫虫只要逃出一小部分,就足以在当地建立外来种的「新族群」。

逃出的外来种在与本土种的生存竞争中,往往成为胜利者,导致部分有灭绝危机的本土生物,其生死存亡间不容发。此外,新来外来种的旺盛食欲与快速繁殖的特性,对当地农业经济带来沉重威胁

例如,当初被当成「金宝螺」的福寿螺,引进时也是看上其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价值;最后却因肉质不佳而绝迹美食菜单之上。失望之于的饲养户随意弃养,但福寿螺在台湾几乎没有天敌,见青就吃,1年能产8000个卵,最终成为生态与农业浩劫,损失与防治经费破百亿元。

《每日邮报》指出,目前全球排名前35名的食用昆虫饲养企业,14家位于欧洲西北部,10家在美国。在欧盟,法规已限制引入新物种,却对「意外逃亡」的情况缺乏规范。研究人员警告,饲养等相关法规不足,意味所饲养的物种随时会被交易,形成「虫虫危机」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