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芳玉/父母可以帮孩子洗澡到几岁

亲子共浴或协助沐浴是孩子教育的启蒙,但如果孩子觉得别扭,就停止共浴或帮他洗澡,尊重孩子的感受。(图/视觉中国CFP)

父母帮孩子洗澡有问题吗?或者说究竟到孩子几岁,就停止帮孩子洗澡或亲子共浴,会比较适合?

近日报导澳洲一名妈妈设了一个「洗澡禁令」,严禁老公替2个女儿洗澡,老公为此不满,引发网路上论战,有人抨击这位妈妈根本把老公当作「性掠夺者」,做法太过。

这个问题很日常却争议,亲子共浴或协助沐浴,为何牵扯到性或性别?除了生活照顾的目的外,还有甚么特殊意义吗?

美国加州大学医学教授马克(Mark Schuster)及美国康乃尔大学精神病学临床讲师贾斯汀(Justin Richardson)在《不怕小孩问SEX》(Everything You Never Wanted Your Kids to Know About Sex)书中提到孩子自出生至4岁的性教育,从认识身体开始,父母宜用关爱的方式去称呼、触摸孩子的身体,让孩子以自己的身体为荣,知道肌肤的亲密是安全而愉快,而且备受疼爱,这在孩子所有的性教育是最重要的一课。该书中引用一位母亲的说法:「小时候看到母猫小猫,母猫把小猫舔干净,小猫便活了。我想,母亲就是应该为子女这么做吧──唤醒孩子的身体,也唤醒他们的生命。」由此可知亲子共浴或协助沐浴,将是孩子性教育很重要的启蒙。

除了性教育,也是性别教育。台安儿童发展复健中心临床心理师王俪颖则认为:在幼儿时期与孩子共浴的过程中,增加亲子相处、陪伴及沟通的时间,这就像是会和孩子共玩、游戏、阅读绘本一样,透过这些活动来增加亲子的互动,让关系更加紧密。同时在透过共浴的过程中,如果可以进一步开始性别教育,理解男女有别,甚至教导自我保护的概念,那会是共浴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不过当孩子成长到学龄前期,大概是3~6岁的期间,他们开始发展出性别概念,开始会理解男生女生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孩子在这个时期慢慢开始能够表达意见,当孩子开始觉得别扭、奇怪,表达不想要共浴的想法时,若是以「孩子为主体」的概念来说,我们尊重孩子的想法,因此选择不共浴,而改以其他的方式来维系亲子关系。

所以关键不在于孩子几岁停止共浴,而是孩子的感受与想法,另外心理师提到借由共浴教导孩子自我保护,但究竟该怎么教?

教授马克及贾斯汀提醒教导孩子时,别把重点放在保护自己免于受到性侵,因为他们的能力不足,而是认清性侵,如发生不幸要能出面举发,并建议用一些问题测试孩子是否听懂,例如「如果有邻居说要帮你洗澡,洗你的阴茎,这样可以吗?」之类的问题。

其实在我处理家事事件中,许多父母指控对方疑似性猥亵子女而中断对方探视,甚至在离婚案件结束后,就突然发展父母一方性猥亵或性骚扰事件的控诉,而我们通常很难分辨真伪,因为或许在如此高冲突及对立下,连当事人本身都很迷惘、焦虑以致难以判断。

因此每当父母涉讼,在孩子年纪已有能力自主洗澡,且没有安全议题时,我就会如同澳洲的妻子,对当事人发出某程度的「洗澡禁令」,无论他们是父或母,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是很无奈的事,我必须举出无数个案例告诉他们原因,例如某男性曾经号哭着:「我不要探视孩子了,我被控诉性侵害没关系,但她(前妻)怎么可以如此残酷,让我毕生最挚爱的孩子误以为有这样的爸爸。」

或许洗澡禁令妨碍孩子的性/性别教育,也阻挠了正常的亲子关系互动,但因为父母互为敌意,唯恐他方伤害孩子,这种焦虑已然把日常中的亲子互动或健康的性/性别教育,扭曲到负面发展,那种焦虑态度也会影响孩子的观点与判断,因此在没有把握父母能对待共浴或帮孩子沐浴是以「健康的态度」面对时,适度洗澡禁令或许是不得不的做法,但此时父母不妨以其他取代方法教导孩子性、性别教育及亲子互动。(本文转载自苹果日报》)

好文推荐

赖芳玉/疗愈的司法 从翻转传统诉讼观念开始

赖芳玉/找寻人文与司法的相遇处

赖芳玉/走进少辅院 看见被国家冷落的少年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赖芳玉,律州联合法律事务所律师妇女权益促进发展基金会董事、现代妇女基金会董事、行政院性别平等处委员、立法院性别平等委员会委员、外交部诉愿委员会委员。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