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igo求售 台湾职棒产业失衡?

桃猿队欲转卖消息震撼台湾棒球界,与多数过往球队转卖理由相同,就是不堪亏损。(图/记者林敬旻摄)

●黄煜/清华大学体育系教授

职棒近年常胜军桃猿队欲转卖消息震撼台湾棒球界,与多数过往球队转卖理由相同,就是不堪亏损。事实上,职棒产业规模遇到瓶颈的现象,从入场人数就可看出端倪,而造成此一窘境的两大原因:职棒放弃国际舞台,及职棒产业架构失衡。

首先,国内职棒成立初衷是延续优秀棒球选手的运动生涯,进而能够在国际与列强一较高下,许多老球迷应该还记得「超日赶美」口号。但近年来,国际重要赛事成绩并未有重大突破,主要是棒球协会与职棒联盟及球团针对如何组成国家队,多次未能达成共识

同时,美国职棒联盟队于奥运及国际重要赛事,一向都是冷处理,也间接影响不少球员参与赛事意愿,包括日前媒体报导部分中职球员对参与十二强赛事态度保守,也使我们一直无法以最佳阵容参与国际赛事,间接影响赛事成绩。事实上,国际赛事成绩可说是职棒竞技水准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职棒球团或球员对于国际赛事挂出免战牌,其实是丧失证明自我能力的绝佳机会。

第二,职棒运动的产业结构特殊,称「寡占结构」。这种结构要求球团一方面减少竞争,另一方面是联合营运行为且分享营收前者强调,建立球员交易制度避免球团竞相出价争取球员合约,降低营运成本后者联合营运行为类似垄断市场,如职棒联盟早期贩售媒体转播权,争取利润最大化并分给所有球团。这些作为就是避免球团过度竞争,造成「供过于求」窘境;同时,减少竞争就会降低球团营运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联盟组织的存在,其实就扮演了专业经理人角色,协助所有球团共同事务,包括业余球员选秀、商业活动开发及赛务处理等。反观国内,近年来职棒部分球团从选手测试、媒体转播权贩售、门票销售等事务皆自行承揽;换言之,原本可委由联盟办理事务,转由球团自行负担,并使得球团从球场上竞争延伸到场外资源竞争,不仅增加球团营运成本,也降低整体产业获利。值得一提的是,扮演专业经理人的联盟,原应制订整体营运方针及扩大产业利益,却因个别球团越俎代庖,弱化自身角色。

综观上述两个主因,导致整体职棒运动无法落实成立初衷,并进而争取更多球迷认同;再者,球团间营运行为的过度竞争,连带影响获利情况,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职棒要建构永续经营,还是要仰赖联盟与球团之智慧

热门点阅》

►日本酒驾罚一个不够,罚第二个有用吗?

►让你变「穷」的18个戒律

►按赞加入粉丝团,让你成为话题王!

●本文获作者授权,原刊自《联合报》。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