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基法修法民调满天飞 如何看出劳动关键问题?

劳基法修正草案的相关民调满天飞,且劳动部的调查与民进党中央党部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报告皆有所出入。(图/记者黄克翔摄)

文/周家

昨日,劳动部一份「劳基法需不需修法」的民调被揭露,再次让劳基法修法掀起讨论;今日,又有另一份「六成民意支持劳基法修法」的民调出炉。究竟这些看似冲突的民调结果,我们该如何解读?民调的背后,台湾劳工的真实困境又是什么?政府应该拿出怎样的政策,才能真正解决台湾劳工的困境?本文将从解读此次劳动部民调,来讨论台湾劳动环境的真实问题

细究劳动部的民调可以发现,劳动部委托民调的时间点,是在2017年的11月上旬,当时行政部门根本还没提供足够的修正版本资讯社会各界,许多民众对于修法的内容也未充分理解,甚至对于去年「一例一休」的原本内容也不清楚,劳动部当时运用民调方式,主要是想先行了解「当时的民意」。且先不论劳动部的民调问题设计,根本没把修正内容清楚提出询问,这样如何能呈现有效调查结果

而11月底,劳基法修正争议激化时,民众对于修法内容就算未全面了解,也开始提高关注。事实上,在资讯不充分揭露的状况下,许多劳动者对于自身权益「可能」被剥夺,必然会感到不安。在此情形下进行民调,各种讨论声浪会随之激烈化。而行政院也发现,此次修法的说明与沟通仍不够充分,因此开始积极进行政策说明。

特别的是,行政院发言人徐国勇将许多劳基法的修法完整内容、「四个不变部分」与「四项弹性机制」等具体说明后,社会各界才逐渐理解修法的全貌。也因此,后来「1213大游行」后,反而有更多社会大众开始相对理性的面对劳基法修法问题,同时支持修法的声音也开始出现,且正反双方展开了更多深入的讨论。尔后出现的「六成民意支持劳基法修法」的新民调,便显示说明与沟通的成效陆续显现。

综合上述,从劳动部11月上旬的民调,到后来12月底民进党公布的新民调,都绝非如时代力量永明委员所称:「劳动部民调结果,是大家都反对修法,而劳动部民调是给行政院一个下台阶。」徐委员昔日作为民调专家,应该更清楚在资讯不对等时所进行民调很容易被扭曲,随着资讯愈来愈清楚,社会大众对于公共政策意见也会随之改变。「为何只提修法之初资讯不完整的民调,却不愿正视后来民意转向支持的新民调?」这些,反而是徐永明应该向社会大众解释的。但也许他心里清楚:「为何不揭露完整资讯?」这问题,希望他能更专业的为大众释疑。

▲徐国勇表示,行政院发现民众对于修法仍有不了解之处,所以才会在12月21日举办「劳基法修法说明记者会」,经说明后民调果然就显出成果。(图/翻摄自行政院直播网站

从本次劳基法修正过程可以发现,政府部门对于如何主动与劳动权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并将正确资讯传递给民众,有非常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导致正确资讯容易被误导,理性的讨论更不容易出现。我们要求政府检讨的是:为何一项公共政策的提出,无法清楚将资讯完整呈现,并主动积极的与社会大众沟通?当代民主社会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真正的民主与理性公共政策讨论,是建立在充分资讯揭露与理性政策的讨论上。从这次劳基法修法先后的民调转变,我们就能看到当政府资讯揭露的速度过慢或不够完整,的确会徒增社会的不安与成本。在资讯逐渐完整,修法的讨论逐渐回归理性之后,我们更应聚焦在台湾的劳动条件关键课题企业的获利分配。随着台湾这些年的企业利润成长,劳动者的薪资提升与企业获利不成比率,这才是导致台湾当前劳动者困境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当企业获利没有回馈给劳工,不但会导致民间消费力下降,更会让许多有能力的受雇者,外流到其他更高价格的劳动市场,造成台湾人才匮乏。这些,都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与产业转型

以这次修法的经验,与正视台湾劳动条件的真实问题后,期待未来新的一年,政府能积极透过政策资讯的清楚揭露与说明,让社会大众更加了解政府对劳动权益的把关机制与落实作为,亦具体保障民众的劳动权益。

当劳基法修正议题告一段落后,政府也该促进企业,将他们的获利公平分配给职场上辛苦的劳工们,让劳动者的权益真正被改善。如此,不但能促进国民消费力,也能进而促成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而这才是我们所殷切期盼的。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周家豪, 社会所硕士生。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报保留删修权。88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