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绵成照耀百年
第3代负责人张美美在灯笼骨架上糊纸、上色、题字、上防水涂层等步骤不假他人之手。(石智中摄)
第3代负责人张美美熟练挥毫题字,写下「合家平安」。(石智中摄)
老绵成历经3代,现由张美美一手执掌,店内作品都是她的心血。(石智中摄)
比漾广场总经理周宝文(左)、店长许晨彦(右)珍视在地百年老店,首次与老绵成灯笼合作展览。(吴松翰摄)
走过了105年,1915年在迪化街创立的「老绵成灯笼」首度进驻百货,受邀在「比漾广场」办展。老店第3代负责人张美美从小跟父亲在店里帮忙,形容自己是「打杂的」,却是一肩扛下责任,接掌店务至今30多年,一年只休大年初一的她表示:「时间过好快,我不知道自己几岁了。」
在家排行老七,4位兄弟各有工作、2位姊姊都已嫁人,张美美是贴心的小妹,留在父亲身边帮忙;当年,父亲中风3天骤然过世,她还不到30岁,忍着悲伤、承受极大压力,「我什么都会做,就是不会写字」。她眼明手快,凭着印象,照着父亲的字迹提笔上阵,「我就是硬着头皮写,没办法想像自己第一次拿毛笔写字会怎样?」
奉献一生 承袭父志
依循父亲做法,张美美稳住老客人,把店经营得很顺利;每回题字就有很多客人好奇围观,她回忆当时「要应付前面,还要应付后面,我就是脸皮厚,要写就写了。」访问时她边娓娓道来,手一挥,灯笼上「合家平安」的题字顺势就完成了,「他(父亲)如果还在世,看我会写字,他就好命了。」
错过姻缘,一生投入经营灯笼店,在灯笼骨架上糊纸、上色、题字、上防水涂层不假他人之手。早年她跟同学出门,常去观摩别人做的灯笼,如今好友们都退休,她言谈中不免透露出「无奈」、「没办法啊」,听到有姪子想接下灯笼店或有人劝她把房子租出去,她都回绝说「不想害人」;即便网路削价冲击店家做生意,近1年疫情让观光客全无,她仍然坚持下去,「是时代允许我存在,不然就被淘汰了!」因着不放弃,更看见张美美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在全台各地陆续因疫情取消或延后灯会,老绵成的灯笼高挂在比漾广场中庭更显得可贵,这次的作品主要选择象征贵气的「白、黄、紫」3色,柑型与蛋型灯笼绘制繁花与飞鸟,呈现「花开富贵、锦上添花」,再搭配白头翁、喜鹊、绿绣眼等飞鸟,表达「富贵白头、喜上眉梢」;中长型灯笼绘制繁花与锦鲤,传递「年年有余、如鱼得水」;红色小灯笼以极具台湾意象的客家油桐花布,与代表吉祥富贵的盛开牡丹花布,烘托年节喜庆热闹的氛围。即日起展至2月28日,是新年走春的好去处。
比漾广场向来重视台湾在地的人事物,店长许晨彦表示,在求新求变的世代中,百年传承的老店和传统工艺更需要珍视和保存,于是邀请老绵成合作,在春节高挂灯笼,借由明亮的光,传达「跃迎春牛晓光新」的好寓意,期望全民「挥别过去的一年,迎接全新美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