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照顾计划--共生」工作坊 守护老榕走过更多一百年
▲成大艺术中心即日起至22日举办「照顾计划—共生」建筑工作坊,以逐渐恢复生机的大榕树为主角,策画一系列相关艺术课程。(图/成大提供)
成功大学「榕园」精神,一直是成大人引以为傲的事,榕园编号第二号大榕树,虽去年经强台侵袭、受损严重,但依然强靭,一如是成大人勤学、质朴的精神,亲切地迎接每位到访的访客。
成大希望受伤的大榕树快速复原,将号召上千名师生共同守护大榕树,透过「共生」概念,跨越艺术、建筑、设计、材料等领域,有形、无形守护大榕树走过更多个一百年。
成大艺术中心即日起至22日举办「照顾计划—共生」建筑工作坊,邀得艺术团队「豪华朗机工」,以榕园去年因风灾受损,已逐渐恢复生机的大榕树为主角,策画一系列相关艺术课程、环境生态与艺术实作等活动。
「豪华朗机工」艺术家之一陈志建表示,团队受邀以成大意象创作校园公共艺术品,走遍全校探访与成大最有连结、最具意义的印记,唯有榕园大榕树,而大榕树枝繁叶茂也意味着成大创校85年来的成长与孕育人才。编号第二的大榕树去年遭风劫,经用心救治与照护已再度展现生机,团队将以其为主题创作,作品要与大榕树结合,还要具备保护功能、有利生长等目标,以期达到共生与双赢的目的。
如果师生参与校园公共艺品形塑的过程,必然对作品更有情感与意义;目标要号召3千名师生,希望经由大家参与的过程去传承大榕树的精神,一代代守护老榕树。
「照顾计划—共生」建筑工作坊,为全校参与护树、形塑公共艺术品的第一步, 有5、60名规划与设计学院等领域的学生争取20个课程名额,毫不吝惜展现成大人对榕园大榕树真切的情感。
课程内容包括介绍大榕树在风灾后的照护过程与未来作品介入注意事项、以榕树为主题从生态、文学、环境与文化面向探讨植物在空间扮演的角色,分组讨论让学员统整对老榕与艺术装的想法、概念以及图面与模型制作等等。陈志建指出,团队对校园公共艺术品的创作已有初步概念,但欢迎成大人参与作品的形塑过程,日后完成的作品会更有情感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