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希批年改精算造假 铨叙部提四点说明驳斥
针对全国公务人员协会理事长李来希批「年金改革精算造假」,对此,铨叙部提出严正驳斥,并提出四点说明,同时也批评李来希以全国公务人员协会代表身分,亲自参与退抚基金第6次精算各次审查会议,其中多项假设条件都是参考其建议而修订,对于年改精算报告的指责,表示遗憾。
李来希20日向媒体发表「年金改革精算报告造假,拿103年旧数据说是新的」,并质疑「铨叙部胆大妄为,拿出这样的精算报告很过分,非常不用心跟造假」等言论,对此,铨叙部特别提出四点说明:
一、本次推动年金改革涉及的退抚基金财务现况,是以最新一次退抚基金第6次精算报告为基础,因此,基于改革前、后精算数据的可比较性与一致性,本次年金改革精算,自应与第6次精算采取相同精算模型及最适精算假设,同时依重要性原则调整相关参数,才能作出合理正确的财务效益分析。
二、据前所述,本次年金改革精算报告中,就公务人员过去相关经验值的设定,如多重脱退率、离职率、资遣率、俸额增加率、职级变动俸点增加率、退休金种类选择方式及折现率等项目,都是采用第6次精算所用自84年7月1日计至103年12月31日区间的经验值为精算假设参数,李来希所提103年数据,应指上述数据。
三、目前国内各种社会保险及退休制度依各自相关法规进行精算,其中公保、劳保、军保、农保及退抚基金都是每3年精算一次。精算流程都根据精算第1年最新可取得之相关资讯,建立精算模型及最适精算假设,之后再以每一年底为最新精算基准日,依该日已退人员、参加人数、新进人员及基金资产等现况,依精算第1年所设相同精算模型及精算假设重新进行精算并更新揭露最新财务现况。
四、本次年金改革精算报告参照前述精算原则,以第6次精算相同的精算模型及假设条件,并以最新精算基准日(105年12月31日)已退、现职及该日之后未来50年间新进人员等基础人口及基金资产现况等数据,综合评估退休制度各项改革方案的未来调整对退休制度财务的影响,观察长短期财务指标,包括政府公务预算成本、退抚基金成本、最适提拨率、精算应计负债、现金流量及基金用罄年度等,各项数据都是最新最正确的,相关说明也都清楚记载于报告中。因此,李来希指责年金改革精算报告是拿103年旧数据说是新的,根本不是事实。
最后,铨叙部表示,李来希以全国公务人员协会代表身分,亲自参与退抚基金第6次精算各次审查会议,其中多项假设条件都是参考其建议而修订,对于其针对本次年金改革精算报告的指责,铨叙部表示遗憾。
铨叙部强调,本次年金改革精算报告是委托国内对承作社会保险及退休制度相当有经验的精算公司进行精算,研究计划主持人及协同主持人都具备国内外认证合格之精算师资格,对于精算报告依一般公认精算评估准则及适当合理之精算程序进行,客观评估且允当表达现行制度调整前后的财务状况分析,吁请各界正确及理性看待年金改革精算报告揭露的财务结果,期待能共同为建立合理长远可行的公务人员年金制度而努力。